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究竟在哪里呢-东吴所占据的江东 (究竟在哪?)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下面趣历...

admin
吴国,就是三国时期孙权在东南边搞的那个政权,国号“吴”,大家也叫它东吴,因为它在最东边,跟曹魏、蜀汉三足鼎立。说到江东,熟悉三国的人都听过,但具体在哪,估计不少人只知道“长江那头,南方”?其实江东到底是个啥,跟现在有啥不一样,历史咋回事,今天咱们就唠唠。 江东,顾名思义,就是长江东边的地界。也叫江左。为啥这么叫?因为长江从九江到南京这一段,是斜着往东北流的,所以大江东边那片,统称江东。东汉那会儿,江东可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文人扎堆,经济杠杠的,给汉朝纳粮纳税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后来天下大乱,但孙坚、孙策、孙权这一家子带着江东,居然稳稳当当过了几十年,一直撑到280年,被西晋给灭了。孙家直接投降,省得打来打去,人口和经济少遭了不少罪。 后来中原又乱成一锅粥,西晋也没撑多久,但江东这边,因为没怎么打仗,基本没啥损失。北方经济因为连年打仗垮了,国家重心慢慢就往南挪了。以前在中原混的贵族们,纷纷跑来江东,北方被少数民族占了,这局面一直到隋朝灭了陈才变。 到了唐宋,地区划分又不一样了。浙江、安徽、福建、江西这些地方,大江以南叫江南道,后来分得更细,浙东、浙西、福建道啥的。清朝时,分江左和江右,也就是江东和江西。现在咱们说的江东,差不多就是皖南、皖中、苏南、苏中、浙江、江西东北部、上海这些地方。 接下来唠唠江东六郡,这基本就是三国东吴的老根据地,包括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现在看,就是苏州、绍兴、南京、南昌、江西泰和县、安徽庐江县。孙坚靠着勇猛在长沙站稳脚跟,他儿子孙策,就凭几千人,直接把江东六郡给平了,才被封吴侯。后来孙家几代人带着,江东百姓才过上了安稳日子。 吴郡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东汉永建四年,从会稽郡钱塘江西边划出来的,所以是从原来会稽郡硬分出来一块。政府驻在吴县,就是现在的苏州。下面有吴县、娄县、由拳县、海盐县、余杭县、钱塘县、富春县、乌程县、阳羡县、无锡、毗陵县、曲阿县、丹徒县十一个县城,记不全也没关系,知道大概就行。 会稽郡以前可是个大郡,覆盖现在的江浙一带。秦朝时政府就在现在吴郡的地方。汉朝刚建国时是韩信的楚地,后来归刘贾的荆国、刘濞的吴国。汉成帝时最大,有二十六个县,人口早就过百万。东汉中期缩小,北边十三个县划给吴郡,到了孙家手里,又分出临海郡、建安郡、东阳郡。 丹阳郡原来不叫这名,秦朝叫鄣郡,汉武帝建元二年才改丹阳郡。丹阳县最有名。三国时政府搬到南京,管着南京、无锡、常州、杭州、湖州、宣城、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十来个地方。东吴时,第一个太守是吕范。 豫章郡秦汉时政府就在现在南昌,西汉后期归扬州刺史管。豫章就是豫樟木,一种大树,名字这么来的。汉书记载是刘邦设的,一开始有十八个县,比如鄡阳、馀淦、柴桑、新淦、南城这些。孙家来之前,这地方属于淮南国的英布、长沙国的吴芮、庐江王刘赐。汉武帝后,豫章郡有十六个县,王莽篡位时叫九江,三国时又改回来,还是十六个县。 庐陵郡地盘老变,汉朝到唐朝都存在。核心是吉泰盆地,现在江西吉安。东汉建安五年,孙权从豫章郡划出一块设了庐陵郡,政府在西昌县,管着十个县城。 庐江郡是刘邦高祖十年设的,有个舒县。后来改名扩大地盘,王莽时舒县改昆乡。东汉时又扩大,有十个附属县,都在安徽。建安十九年,又被分成两块,地盘一直没咋固定。


上一篇: 陆逊作为东吴的名将-陆逊最后为何死在自己人手里 (陆逊作为东吴的将领) 下一篇:赵云反对刘备出兵攻打东吴的原因是什么 (赵云反对刘备伐吴)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