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的入蜀之路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三国时期刘备病死在什么地方)
刘备字玄德,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历来在民间老百姓心目中,三国群雄中曹操的形象是,狡诈狠辣,,刘备则是,仁义爱民,然...
刘备字玄德,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老百姓一提起三国,总觉得曹操是“狡诈狠辣”那款的,刘备呢,就是“仁义爱民”的代表。但说实话,乱世里哪有纯粹的“仁义之主”?刘备打下成都那会儿,干过“抢劫”和“分赃”的事儿。
刘备入蜀那路,走得可不轻松。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了张松的怂恿,让法正去请刘备来帮忙打张鲁。结果法正、庞统一合计,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劝刘备直接拿下益州。刘备就把诸葛亮、关羽他们留在守荆州,自己带几万人马进了蜀地,跟刘璋在涪城见了面。可到了葭萌关,刘备压根没打张鲁,反而开始四处收买人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张松当“内奸”的事儿被捅出来了,直接被刘璋杀了。刘备一看,这没法装了,就跟刘璋撕破脸,开始打成都。可刘璋硬是撑到公元214年才投降,所以刘备拿下益州,真是费了老劲。这三年里,庞统在雒城中箭死了,刘备没办法,又把诸葛亮、张飞、赵云从荆州调过来帮忙。
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引注的《零陵先贤传》
这段话大概意思是,刘备打刘璋之前,跟士兵们吹牛:“要是成了,府库里的宝贝,我一分不要!”结果真打进成都,士兵们放下兵器,全冲到府库抢东西去了。《资治通鉴》也这么说,看来当时成都府库被抢得底儿都没了。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打下成都后,刘备大封群臣: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一人五百斤金、一千斤银,光这几个人就两千斤金、四千斤银了。这还只是顶头的功臣,剩下的官员将领们也各有赏赐,数目小不了。
这就有个问题了:府库被抢空了,刘备拿啥赏人?答案简单粗暴——抢老百姓的!《三国志·先主传》写他“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说得模模糊糊,好像还是从府库拿的。可《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就实在多了:“取蜀城中民金银颁赐将士”,明说是从老百姓家里抢的。
不过刘备还算有点底线,只抢金银,粮食布帛这些老百姓活命的东西,还是还回去了(还其谷帛)。但光这样还不解气,当时有人提议把成都的房舍、城外的地、桑田都分给将领们。赵云跳出来反对,搬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最后才没把老百姓的房子和田地分了。
三国那帮军阀里,刘备算得上是“仁义”的了,至少没搞过大规模屠城。但这次放纵抢掠,也让他尝到苦头。《刘巴传》说,刘备抢完分完,发现国库空了,根本没钱维持统治,赶紧问刘巴咋办。刘巴出了个馊主意,铸了“直百钱”,变着法儿继续搜刮老百姓的钱。
所以说啊,“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话真没错。别在乱世里找什么“仁义”,军阀们大多靠抢掠活命,真正有远见的太少。刘备虽然也抢过,但比起别人,还算“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