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正史中-哪些武将并非是演义中所写的那般厉害 (在三国正史中谁最强)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被三国演义过度拔高的五个武将,群雄两人...
三国那会儿(220年-280年),就是汉朝之后、晋朝之前那段时间,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各占一方。不过咱们今天不聊别的,说说被《三国演义》给吹得太狠的五个武将——群雄里有两个,蜀国占了三个,到底是谁,咱瞅瞅。
先说群雄里的两位:吕布和华雄(这俩人没在魏蜀吴待过,算群雄)。
《三国演义》里的吕布,那可是妥妥的“天下第一猛将”!虎牢关之战,他一个人干翻十八路诸侯的手下,关羽张飞俩人上都没能拿下,最后得刘备一起上,三打一才把他弄倒。这一战之后,吕布基本就被封神了。但说实话,正史里的吕布,真没这么神——他确实弓马娴熟、骁勇善战,但“天下第一”真谈不上。三国时代最猛的,得是关羽张飞这俩“万人敌”,其他人还真排不上号。

再说华雄。《三国演义》里他是董卓手下第二猛将,仅次于吕布,把诸侯联军打得没脾气,连孙坚都栽他手里过。但翻翻正史,华雄就是个打酱油的,哪有那么勇武,而且最后是孙坚砍了他,《三国志》里写得明明白白:“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 跟关羽半毛钱关系没有。
接下来是蜀国三位:关羽、赵云、姜维。

正史里的关羽是真猛,“万人敌”不是白叫的。斩颜良这事儿,在正史可是真事——战场上他一眼瞅见颜良的帅旗,拍马就冲过去,在万军之中刺死颜良,还带着人头回来,别人根本拦不住。不过最初大家夸他,主要是夸他勇猛,后来《三国演义》把他塑造成“仁义无双”,对刘备忠心耿耿,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么一包装,慢慢就成了“武圣”。历史上猛将不少,但能封神的,还真没几个,罗贯中这波操作,功不可没。
赵云被拔高这事,网上聊得挺多了。正史里赵云确实是猛将,但他的活儿主要是护卫刘备,跟关羽张飞那种冲锋陷阵的将军,不是一个路子。所以《三国演义》里说“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是正史认的,赵云是硬塞进去的,压根没这说法。
都说诸葛亮死后,姜维扛起了大旗,这也是《三国演义》搞的鬼。正史里诸葛亮去世时,姜维还只是个中级军官,后来才慢慢掌握兵权。而且他北伐虽然赢多输少,但把蜀汉的家底都快掏空了,说到底,没演义里写得那么光鲜,某种程度上还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