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卸甲归西-为什么最后会被-乐羊本应功成名就 (卸甲归西什么意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乐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战国前期,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率先称霸,乱世战国,名将层出,乐毅的父亲乐羊就是战国早期名将之一,乐羊领魏王令攻打中山国,乐羊率5万兵马即灭了中...

admin
战国前期,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率先称霸。乱世战国,名将层出,乐毅的父亲乐羊就是战国早期名将之一。乐羊领着魏王的命令去打中山国,带着5万兵马,没多久就给灭了。按理说该功成名就了吧?结果呢?他居然被“解甲归田”了,这是为啥? 这还得从中山国那档子事说起。公元前408年,中山国跑来打魏国,翟璜就向魏王举荐了乐羊当将军。这里得提一嘴,乐羊他儿子乐舒,当时在中山国当将领,还亲手砍了翟璜的儿子翟靖。可翟璜这人真挺大度,知道乐羊有本事,根本不计较前仇,一个劲儿推荐他出征。 公元前407年,乐羊带着5万兵马过去,一看对面中山国挺猛,就先拖着,想找机会。结果消息传回魏国,朝堂上炸了锅,一群没脑子的臣子就开始瞎嚷嚷,说乐羊肯定是通敌了,搞得里外不是人。 这时候中山国国君想吓唬乐羊,直接把他儿子乐舒给烹了,做成肉羹给乐羊送了过去。乐呢?就坐在军帐里,端起那杯肉羹,一口给喝完了。 翻翻史书,我个人觉得乐羊当时不得不喝,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当时在朝里本来就遭大臣和皇帝猜忌,中山国送来这杯羹,他要是不喝,那不是坐实了通敌的嫌疑?干脆喝了,表表忠心;二是当时中山国来势汹汹,乐羊正需要个机会让士兵们死心塌地,自己儿子被烹了,这不就是现成的由头?喝下去,既能表决心,又能让士兵觉得将军都这么惨了,拼了! 事实证明,这招还真管用。乐羊不仅把中山国大军打趴下,最后直接把中山国给灭了,还俘虏了国君姬窟。庆功宴上,乐羊那叫一个得意,跟魏文侯说:“这中山国,除了我,谁也灭不了。” 可话说回来,从道义上讲,乐羊这事儿,搁当时哪个士人那儿都忍不了,更别提士人遍地都是的魏国了。乐羊吃完儿子肉后,魏文侯跟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居然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回了一句:“他儿子的肉都吃得下,那为了功名,谁的肉他吃不下?”魏文一听,觉得“有道理”,所以后来就有了“乐羊打完中山国,文侯赏了他功劳,可心里也犯嘀咕”。 还有个事儿,乐羊灭了中山国回魏国,跟魏文侯汇报的时候,估计是喝多了没下酒菜,那小表情,骄傲得不行。魏文侯看出来了,就让管文书的把群臣宾客的书信都搬上来。搬来两大箱子!魏文侯让乐羊看,全是骂他吃儿子肉的。乐羊一看,赶紧退后几步,朝北拜了拜,说:“灭了中山国,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君主您的功劳。” 魏文侯按功劳封乐羊为灵寿君,号“灵寿君”。可心里那疙瘩一直没解开,就把他的兵权给收了,让他一辈子在灵寿待着,直到老死。当初力荐乐羊的翟璜后来不解了,问魏文侯:“乐羊这等将才,百年难遇,您为啥不让他继续为国效力,去戍边呢?反而解了他的兵权,让他闲着?”魏文侯没说话,就笑了笑。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乐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战国前期,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率先称霸。乱世战国,名将层出,乐毅的父亲乐羊就是战国早期名将之一。乐羊领魏王令攻打中山国,乐羊率5万兵马即灭了中山国,本应功成名就的乐羊为什么被“解甲归田”?

卸甲归西-为什么最后会被-乐羊本应功成名就 (卸甲归西什么意思)(图1)

这还要从中山国事件说起。公元前408年,中山国率兵进犯魏国,翟璜向魏王举荐乐羊为将。在这里要点明一点,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国的将领,曾在战场上斩杀翟璜之子翟靖。但翟璜深明大义,他深知乐羊的才能,所以不计前嫌,力荐乐羊出征中山国。

公元前407年,乐羊率兵5万,抵抗中山国的进攻。乐羊出兵后,由于敌强我弱,于是施行缓兵之计。消息传来,朝中大哗,无脑群臣便开始诬告乐羊通敌,乐羊两面不是人。

此时,中山国国君为了恐吓乐羊,“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盃。”意思是说,中山国国君将乐羊的儿子乐舒烹杀掉,并且将之做成肉羹派人送到乐羊帐下,乐羊坐在帐前吃了一杯肉羹。

卸甲归西-为什么最后会被-乐羊本应功成名就 (卸甲归西什么意思)(图1)

翻阅史书,个人观点乐羊有不得不饮肉羹的两条原因:一是当时乐羊正受朝中大臣以及皇帝的猜忌,所以当中山国国君送来肉羹时,他一饮而尽以表忠心;二是当时中山国来势汹汹、有所预谋,乐羊需要一个契机点燃士兵斗志,被烹杀的儿子正好成为契机,他也可以顺便喝了肉羹以表与中山国势不两立。

事实证明,乐羊此举于战术上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不仅大败中山国大军,并且灭亡了中山国,俘虏了中山国国君姬窟。以至于在魏文侯给他的庆功宴上他可以神色自豪地说:“除了我,没有人可以灭了中山国。”

但于道义上讲,乐羊此举,是所有士人所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士人遍地的魏国。当乐羊食其子后,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然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他是一个忠心之士,不应该怀疑他的忠心!

卸甲归西-为什么最后会被-乐羊本应功成名就 (卸甲归西什么意思)(图1)

但睹师赞则说:“其子之肉尚食,其谁不食?”乐羊为了功名连自己儿子的肉都能吃,那么为了功名谁的肉他不能吃呢?魏文侯一听,认为“此言甚是,”于是有了后来的“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此处还可以插入一个关于乐羊的奇闻轶事:

乐羊攻克中山国后,回国向魏文侯报告,由于喝酒没有下酒菜,尽显夸功骄傲的神色。魏文侯察觉到这一点,就命令主管文书的官吏说:“群臣和宾客献上的书信,都拿来进上。”主管文书的官吏搬着两箱书信进上来。魏文侯让乐羊看这些书信。书信都是指责乐羊食子这件事。乐羊转身退下几步,向北再拜说:“攻下中山国,不是我的力量,是君主您的功劳。”

乐羊如此般被魏文侯震慑。魏文侯按照乐羊的功劳将灵寿封给乐羊,号为灵寿君。但“疑其心”而剥去乐羊兵权,并终身不用,直至老死在灵寿。

曾倾全力举荐过乐羊的翟璜不解,问过魏文侯:“乐羊如此将才,百年一遇,文侯为何不使其为国效力,率军戍边,反而解其兵权、令其闲居?”魏文侯笑而不语。


上一篇: 原文及译文-后汉书·乐羊子妻-节选自列女传 (寒窑赋的原文及译文) 下一篇:为什么会遭到国君的鄙视-乐羊食子表忠心 (为什么会遭到短信验证码轰炸)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