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这个问题要从2个方面来看,从保家卫国的角度来看,李广的贡献甚至大于卫青,卫青的不世武功,一定是程度上是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对后世的影响、从奠定中华民族版...

admin

聊李广和卫青的功劳,其实得分两头说。要是论保家卫国,李广的贡献可能比卫青还大;但要是说对后世、对打下来的地盘,那李广确实差远了。

《史记》里专门给他写了篇《李将军列传》,开头就写他:“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后来吴楚七国之乱,他当骁骑都尉,跟着周亚夫打仗,在昌邑下夺了敌人的旗,就出名了。后来他当了好几个边郡太守,像上谷、陇西、雁门什么的,都以“力战”出名。

他驻守右北平的时候,匈奴一听他的名字,管他叫“汉之飞将军”,好几年都不敢往那片来。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图1)

他打仗是真多,每次都往最冲,看得旁边人都替他捏把汗,还跟皇帝说“他太爱跟敌人硬碰硬了,别把良将搭进去”。结果“飞将军”这称号,反而是匈奴人起的——听说他在右北平,匈奴人好几年都不敢往那片跑。

汉文帝还挺感慨,说“可惜啊,你这人没赶上好时候!要是生在高祖那时候,万户侯算啥?”

p> 因为文景时候讲究发展经济,对匈奴和亲,不怎么打仗,所以李广一直在前线守着,却没机会开疆拓土。

时间长了,李广的打法就固定在“被动防守”了。后来汉武帝上台,重用卫青、霍去病打匈奴。李广老想请战,汉武帝开头没答应,说“老了”,过了好久才松口。真只是因为老吗?估计不是。汉武帝就爱提拔没背景的草根,不爱用思想战术都固定的老将,这恐怕才是关键。

汉武帝虽然让李广出征了,却私下跟卫青说“李广老了,运气不好,别让他碰上单于,怕达不到目的”。卫青心里本来就有偏见,李广呢,觉得自己经验足,看不起卫青这个“外戚”上来的。俩人处得不好,战局自然受影响。

前面说过,李广擅长防守,长途奔袭这种活儿就不太行了。他没找向导,也没侦察好,结果“失道”了。打仗输赢本来正常,输了总结经验就行。可卫青为了跟皇帝汇报,找李广问情况,李广一下子炸了:“我从小跟匈奴打了七十多仗,这次跟大将军打单于,你偏让我绕远路,还迷路,这不是天要亡我吗?我都六十多了,再受不了那些刀笔小吏的折腾!”说完就拔刀自刎了。他这一辈子,就这么轰轰烈烈地结束了。

说到底,李广这人性格真有毛病。他为守大汉边疆立了大功,但他的打法不适合主动出击,所以打匈奴时才会栽跟头。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图1)


上一篇: 李广和卫青都为西汉立下战功-为何两人的命运天差地别 (李广和卫青都有谁) 下一篇:汉武帝重用他的原因是什么-李广利真的是一个草包吗 (汉武帝重用了哪些人才)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