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魏忠贤真的一无是处吗-崇祯杀魏忠贤有没有杀错 (魏忠贤真的一辈子吗)

为何说一无是处的魏忠贤?崇祯到死方知杀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木匠皇帝的遗嘱1627年,天启帝朱由校离病死还有十天的日子,深知大限已至的他,将皇...

admin

为啥总说魏忠贤是个一无是处的阉人?崇祯到死才明白自己杀错了人,这事儿挺值得琢磨的。

木匠皇帝的遗嘱

1627年,天启帝朱由校离咽气就剩十天了,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赶紧把皇弟朱由检叫到跟前。床边上,朱由校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跟朱由检说:“德约(朱由检字),朕知道你有本事,这大明江山就交给你了。忠贤这人,忠心耿耿,能办事,你信他。”

魏忠贤真的一无是处吗-崇祯杀魏忠贤有没有杀错 (魏忠贤真的一辈子吗)(图1)

十七岁的朱由检嗯嗯啊啊地应着,心里头对这大字不识的哥哥鄙夷得不行——一个就知道做木活的木匠,一个草菅人命的无赖,他心里对这俩人的真实评价,估计就这俩词儿。

最鄙夷的人,是最正确的人

朱由校就真那么简单?其实吧,简单是真简单,但有一点比崇祯强多了——人家懂帝王权术!别看人家大字不识,整天摆弄刨子凿子,他心里门儿清:怎么制衡权臣,怎么压着东林党一家独大,更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一个文盲老老实实做木匠就完了,魏忠贤这职业经理人,虽然手上沾了血,但给老朱家打工的时候,办事实在是能打分——你看,大明的军饷,不就靠他给盘活了?

魏忠贤真的一无是处吗-崇祯杀魏忠贤有没有杀错 (魏忠贤真的一辈子吗)(图1)

再说说魏忠贤,都知道他是市井混混出身,为了出人头地,中年自个儿把自己阉了进宫,从看门太监干起,靠着客氏爬上来,最后成了能捏着内阁、左右朝政的“九千岁”。他靠权势结党营私,杀了好人,坏事做尽,这是事实。但反过来想——谁都能当坏人,但能当到权倾朝野的坏人有几个?没点手腕,光靠兢兢业业能上位?可见这人心机多深,权谋多精。

这世道,坏人就没干过好事?也不见得。好人办的好事儿,未必比坏人的“好事”多。

魏忠贤的“正确事”

魏忠贤当权那会儿,对抗后金这事儿上,他可不是任人唯亲。他提了一堆能人,孙承宗、袁崇焕这些狠角色,都是他看上的人。里头还有个让清廷头疼到不行,以至于清代修明史时都不敢提他——怕被杀头——这人就是追着后金满地打的袁可立。

论军功,魏忠贤也实在。袁崇焕为了巴结他,还给他修了生祠,结果魏公公没因此给他升官,反倒嘉奖了敢打敢拼的满桂。这说明啥?人家赏罚分明,不看脸子。

对内呢,大明连年打仗,财政快垮了,赶上大灾年,魏忠贤直接对大地主阶层下手,搞工商税、矿业税,还拉了一帮太监去征税,这样东南的赋税才能真真儿进了国库。魏忠本身就是市井里混出来的,知道老百姓苦,粮食不够吃的时候,他直接给农民减税。这一下子,农民的压力小多了。 魏忠贤真的一无是处吗-崇祯杀魏忠贤有没有杀错 (魏忠贤真的一辈子吗)(图1)

光东南那块的工商税,就占了明朝总收入的一半。

那时候工商、矿业税基本都被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把持着,魏忠贤这么干,肯定得罪人。但他明白,大明要想转,就得这么干。他有胆子,可崇祯那套经济学,比魏忠贤差远了。

在明朝那个党同伐异、皇帝又没啥本事的年代,魏忠贤算是个“最该用的坏人”。乱世嘛,就得用狠角色,跟重症下猛药一个道理。

年轻人朱由检

十七岁的朱由检终于当上了皇帝。魏忠贤想着好好服侍木匠皇帝托付的新主子,以为朱由检懂朝堂制衡,结果他高估这年轻人的情商了。赶鸭子上架的朱由检,估计就没遇到个好太傅,登基俩月,就送了魏忠贤三尺白绫。

魏忠贤真的一无是处吗-崇祯杀魏忠贤有没有杀错 (魏忠贤真的一辈子吗)(图1)

魏忠贤自缢前,惨笑一声,自嘲道:“大明啊,早晚得毁在东林党手里。”

朱由检以为自个儿除了个祸国殃民的阉人,没想到他弄丢了一步最关键的棋,也把大明的气数给弄没了。

东林党的真面目

十七岁的崇祯,真嫩。他只看见魏忠贤坏,看不出东林党贪。这帮人成了他后来十几年里最大的坑。

魏忠贤一死,东林党彻底一家独大。他们用好话哄崇祯,把那些让他们肉疼的工商税、矿税给减了、取消了。要知道,天启年间这些税占了国家收入的一半啊!结果崇祯时期,明朝财政立马又垮了。不是有句话么,钱永远在少数人手里,东林党就是那少数人。

就这么一群空谈爱国的东林党,打仗不会打,掏钱不愿掏。他们就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出身名门,不懂民间疾苦,天天喊口号,跟司马衷说“百姓何不食肉糜”一个德行。

天灾与蝴蝶效应

1628年,明朝有些地方开始闹天灾,1633年后,旱灾、蝗虫到处都是,没一年消停。到1640-1641年,大饥荒来了。西北大旱,粮食奇缺,粮价飞涨,饿死的人遍地都是,甚至易子而食。

魏忠贤真的一无是处吗-崇祯杀魏忠贤有没有杀错 (魏忠贤真的一辈子吗)(图1)

这时候明朝打后金要军饷,东林党减免了工商税,明朝就靠那点农业税根本撑不住。东林党还一个劲儿怂恿崇祯加重农民税,农民彻底没活路了,才有了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

穷得叮当响的崇祯也想过恢复工商税,可每次提,都被东林党用“皇上怎么能跟百姓争利”这话怼回来。这时候朝堂早就成了东林党的窝,你要问崇祯为啥不坚持?答案就是他被架空了,根本指使不动。不然北京城破的时候,这些人等着换个主子就行了。当皇帝的崇祯,这时候终于明白魏忠贤多重要了,可晚了。

他想重新用太监集团抗衡东林党,可哪找那么个人才啊。重用了个高起潜,还是个废物,害死了大明战神卢象升,最后还投靠了清军。

迟到的顿悟

李自成打北京前,崇祯偷偷让人重新安葬了魏忠贤,然后让太监王承恩扶着往景山走。崇祯望着那棵挂着三尺白绫的歪脖子树,问王承恩:“我是不是杀错了魏忠贤?”王承恩说:“天灾人祸,皇上,哪有什么对错,错在气数。”

魏忠贤真的一无是处吗-崇祯杀魏忠贤有没有杀错 (魏忠贤真的一辈子吗)(图1)

后来啊,那个挺忠心的太监王承恩,跟着崇祯一块儿上吊了。崇祯到死 probably 都没想到,自己最后落得跟魏忠贤一个下场,最陪着自己的还是个太监,这事儿想想,真够讽刺的。

要是崇祯在地下见着朱由校,朱由校问他:“吾弟,要是忠贤没死,事儿会到这地步?”真不知道他该咋回答。


上一篇: 重用魏忠贤就可以了吗-崇祯如果想要挽救明朝 (魏忠贤用人) 下一篇:他是如何做到的-崇祯刚登基就除掉了魏忠贤 (他是如何做到脱稿演讲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