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魏忠贤就可以了吗-崇祯如果想要挽救明朝 (魏忠贤用人)
还不了解,崇祯和大明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要怎么做才能挽救大明?真的得重用魏忠贤?要我说,崇祯要想保住明代,就应该跪下来舔着魏忠贤的脚趾头表示,魏爸爸,这个皇位...
第一,崇祯得先砍掉宗室的供养。
崇祯皇帝穷得跟要饭的没什么区别了,当然不是指现在的要饭的,现在的要饭的比一般人有钱的多,家里豪车别墅不是妄谈。
每年收上来的那点税,不是填军费窟窿,就是喂宗室。朝堂上的大臣,几个月拿不到工资,家常便饭。
史书里写:“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
让人家干活不给钱也就算了,还让人家掏家底帮你?这有点过分了吧!人家不出钱,你就扣个“不爱国”的帽子,道德绑架?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谁不乐意啊?崇祯这想法太天真了,最后连老婆的嫁妆都薅,也是绝了。

当时就那么点钱,到处都要花。唯一的法子就是省钱。最简单的,就是砍宗室的供给。
朱元璋这老小子,自私得很,把二十几个儿子全封成藩王,让他们世世代代吃国家俸禄。朱棣上台后,怕其他藩王学他,夺了兵权,还规定这些王爷的子孙后代,国家得养着,一辈子,下辈子,永远。
前期还行,几十个王爷,勉强养得起。可一代代传下来,这帮宗室除了在家生孩子啥也不干,生一个孩子多一份钱,那不得拼命生?娶媳妇儿生娃,生娃娶媳妇儿,循环起来没完没了。
到了崇祯这会儿,老朱家子孙少说一百多万,这么一大群人,朝廷养得起?做梦吧!
朱由检还死要面子,自己都快饿死了,宗室不能亏待。其实宗室比他有钱多了,良田万亩,收租都能吓死人。
所以啊,崇祯要想救大明,第一件事就是砍宗室供给。再从他们手里抢一半田地,收租当军费。反正他们没实权,只要拉下脸,不怕骂就行。

第二,崇祯得跟农民军缓和缓和。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这帮人,简直就是大明的毒瘤。崇祯忙着对付关外的满清,这帮人在家里到处闹。
陕西、河南、山西、湖北、安徽,到处都是他们的影子。他们还擅长打游击战,一跑起来,军费哗哗地花,吓死人。
所以我觉得,农民军刚起来的时候,崇祯就该想办法稳住他们,给点好处招安。
他们不就图口饭吃嘛,没饭吃才造反的。只要让他们有饭吃,谁还愿意拼命?这么低的要求都不满足,那不活该被推翻?
那几个头目,封个侯爵,给他们几千户老百姓当食邑,这事就过去了。又没血海深仇,又不是你用红衣大炮轰死了努尔哈赤那种深仇大恨,谁会跟你玩命?
就算缓和不了,潼关之战前,崇祯也不该让孙传庭主动出击。防守还能苟着,主动出击那就是赌命。
结果都知道,孙传庭战死,大明再没险可守。李自成从山西打进京城。与其灭亡,不如先苟着。

第三,崇祯得把那疑心病改改。
崇祯最大的毛病就是疑心病太重。他重用的人,一开始信任得要死,后来怀疑得要命,最后咔嚓宰了。
比如袁崇焕,当时崇祯对他多信任啊,拍着胸脯说给五年时间平辽,尚方宝剑都给了,还亲自送行。结果才一年多,崇祯听了几句闲话,居然把袁崇焕凌迟了。
袁崇焕这人,历史上评价两极,但再怎么黑,也不能说他想叛国吧?皇太极绕过防线打北京,这能怪他?他要真想造反,就不会带兵勤王,更不会一个人进京送死了。就这一点,崇祯的疑心病也太重了。
还有杨一鹏,在四川立下汗马功劳,招抚了多少起义军,崇祯心里没数吗?凤阳一被攻破,就把火全撒杨一鹏身上,这也太过了。杨一鹏当时在淮安,根本来不及救凤阳。
史书里记载:“乘胜陷凤阳,焚皇陵,留守署正朱国相等皆战死。事闻,帝素服哭,遣官告庙。逮漕运都御史杨一鹏弃市,以朱大典代之,大征兵讨贼。”
这种例子多了去了,熊文灿、孙元化、刘策,都是崇祯听了闲话,给宰了的。
这些人其实都有本事,当时正缺人的时候,人家又没造反的心思,杀了他们,谁还肯卖命?所以明朝后期没人愿意勤王,去了还被怀疑,还不如不去。

崇祯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延缓大明的衰亡。
王朝该灭亡的时候,谁也挡不住。两百多年的王朝,你还想咋样?大明从根上烂了,救不活了,只能推倒了重来。
真让魏忠贤当皇帝,大明人的气节就都没了。重用的全是拍马屁的,这种王朝留着有啥意义?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