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离公孙瓒投靠陶谦-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离公孙瓒多远)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史家多称其为先主,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
第一,刘备是个不甘心当小弟的人,陶谦给的条件太香了。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刘备:“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意思就是这人虽然总碰壁,但骨子里就是不愿屈居人下。刘备后来投靠过陶谦、曹操、袁绍、刘表,最后自己当皇帝,就是因为他心里始终揣着“自立门户”的梦。
194年刘备跟着田楷(田楷是他的直属领导)去救陶谦,当时刘备自己就一千来号人,还带着些乌丸杂骑,毕竟在公孙瓒麾下,不敢随便扩编。陶谦被曹操打怕了,急需能打仗的人留在身边,所以对刘备大方得很:先给了四千丹阳兵——汉末三国,丹阳精兵可是天下闻名的王牌部队!这兵力一上来,刘备的实力直接翻了好几倍。更关键的是,陶谦还上表举荐刘备做了豫州刺史。自打汉灵帝末年州牧制度恢复后,州刺史、州牧都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实权派,刘备一下子成了“一州之主”,这诱惑谁能扛得住?
第二,公孙瓒杀了刘虞。公孙瓒能当上汉末一方诸侯,靠的是在幽州平叛、打乌桓鲜卑。188年,朝廷因为刘虞在北方威望高,又让他当幽州牧。结果这俩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公孙瓒对少数民族就一个字——杀!史书记载,他一听说乌桓鲜卑来犯,跟见了仇人似的上去就砍;刘虞作为皇亲,主张安抚,效果也不错。政见不合久了,矛盾就深了。
193年,刘虞带兵打公孙瓒,反被俘虏,惨遭杀害(刘虞这人品德好,但乱世里太仁慈反而没好下场)。刘虞在北方深得人心,他死后,幽州百姓和流亡过来的人都哭得稀里哗啦。加上刘虞在朝廷里威望高,公孙瓒这么一杀,人心都散了。刘备跟着他,心里肯定也膈应得慌。
第三,刘备看出公孙瓒这船要沉了。公孙瓒杀了刘虞后独占幽州,越来越骄傲,不管老百姓死活,记性还差,得罪过的人他记一辈子,睚眦必报。刘备这么精明的人,早看出公孙瓒不是袁绍的对手,迟早要完蛋。
本来公孙瓒对袁绍是有优势的,但界桥之战、龙凑之战接连被袁绍揍趴下。杀了刘虞后,俩人进入相持阶段,结果公孙瓒还是连战连败,地盘被袁绍一点点蚕食,最后干脆缩在易京城里当乌龟,198年直接被袁绍给灭了。刘备这鼻子比狗还灵,提前从公孙瓒这艘即将沉的船上跳了。
后来官渡之战前,刘备又看出袁绍要凉,提前跑去找刘表,这手操作也挺溜。刘备这人吧,当枭雄的本事就是,总能提前一步看局势,选对下家。事实证明,他离开公孙瓒、袁绍都是对的。这既说明刘备眼光毒辣,也说明他心里始终装着“自己当老大”的念头,从没放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