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结局怎么样-三国时期谯周都有哪些弟子 (他们结局怎么样英语)
谯周,字允南,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巴西西充国人,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谯周,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他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劝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因此,很多人评价谯周...
谯周,字允南,三国时期蜀汉的学者兼官员,老家是巴西西充国。这人吧,在蜀汉不算特别出头的官,但学生却个个了不得。
说起谯周,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劝刘禅投降那事儿,蜀国就这么没了。所以好多人骂他“卖国”,刘禅该不该投降,吵到现在也没个定论。不过今天咱不聊这个,说说谯周的三个学生,都是后来挺有名的人物——陈寿、李密、罗宪。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年轻时就爱学习,拜了同郡的谯周当老师。在蜀汉时当过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这些官。那时候宦官黄皓专权,好多大臣都拍马屁,陈寿偏不,所以老是被排挤。蜀国投降晋朝后,他又在晋朝当官,著作郎、长广太守都干过,可惜晚年总被贬,日子不太好过,元康七年(297年)去世,活了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朝灭了吴,天下总算统一了。陈寿花了十年工夫,写出了史学巨著《三国志》。这本书跟《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是二十四史里评价最高的四部。现在要研究三国历史,《三国志》绝对是第一手资料。
《陈情表》的作者李密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学生时代背《陈情表》是不是特痛苦?但现在再读,尤其是到了中年,那种滋味更浓了。李密小时候爹没了,靠祖母拉扯大,特别孝顺,在乡里出了名。他也跟着谯周学习,蜀汉时当过尚书郎。蜀国灭了后,晋武帝让他去当太子洗马,他祖母又老又病没人照顾,就写了篇《陈情表》死活不去。
苏轼后来评价这事,说得很绝:“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陈情表》就几百个字,把祖孙俩的感情写得透透的,忠孝两难全的纠结,读着读着眼泪就下来了,谁还没个老的时候呢。
西晋的开国将领罗宪
陈寿、李密的名字大家可能熟,罗宪的存在感就没那么强了,但他的本事可不小。罗宪字令则,十三岁就能写文章,早早就出名了。跟着谯周学习,谯周的学生们都说他像孔子的弟子子贡。罗宪这人正直,又喜欢帮助读书人,不爱攒钱,不置办家产。
蜀国快完蛋那会儿,罗宪露了把真本事。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罗宪奉刘禅的命令投降了魏国,但他死守着永安城。东吴一看机会来了,派兵来打。罗宪先是一顿把步协揍得大败,后来又硬扛着陆抗六个月的猛攻,愣是没让东吴占到便宜。
谯周在蜀地那可是响当当的大儒,后世都叫他“蜀中孔子”。他爹走得早,从小爱读书,六经研究得透,还懂点天文,是蜀地数一数二的大学问家。陈寿、李密、罗宪、文立这些蜀地的读书人,差不多都拜过谯周当老师。这些人呢,大多先在蜀汉当官,蜀国灭了就投降魏国,后来在西晋也混得不错,做出了一番事业。
谯周在蜀汉的官职只是劝学从事,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教学生的大儒。他的弟子们也争气,好多都被比作孔子的得意门生,比如文立像颜回,陈寿像游夏,罗宪像子贡。这么一看,谯周这老师,当得是真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