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三国时期曹操四处征战是如何解决军粮的 (三国时期曹操还活着吗)

古代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要能保障后勤补给,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曹魏屯田制度,历来是很多史学家研究的重点,自然而然的网络上都是说屯田如何如何重要,是屯田制度为曹操提供...

admin

古代打仗,后勤可是命根子,粮草跟不上,再精锐的军队也得散架。说到曹魏的后勤,网上总提屯田制度,说那是曹操征战的本钱,这话听着挺对,但自耕农交的那些赋税,其实才是更稳当的“粮仓”呢!

屯田制度确实是史学家们老爱聊的话题,网上铺天盖地也都是夸它,说曹操能打天下,全靠屯田当后盾。屯田是重要,但自耕农交的那些赋税,作用一点儿也不小,甚至更关键!

证据一:官渡之战的粮草,自耕农扛大旗

三国时期曹操四处征战是如何解决军粮的 (三国时期曹操还活着吗)(图1)

曹丕篡汉后下过道诏书,里面提到颍川郡——说官渡那会儿,天下乱糟糟的,各地都在观望,就颍川死心塌地跟着曹操,年轻人都扛着武器打仗,老人小孩儿背着粮食往前线送。曹丕还拿刘邦、刘秀举例,说颍川就像上天给曹魏的“福地”。

曹操196年才开始搞屯田,官渡之战是200年,屯田才搞了四年多,官渡的粮草,主要靠的还是自耕农交的赋税。曹丕为了感谢颍川,直接免了他们一年田租——这田租,不就是自耕农交的粮嘛!所以说,官渡能赢,自耕农的功劳绝对不能抹。

证据二:河东郡的“粮仓太守”杜畿

三国时期曹操四处征战是如何解决军粮的 (三国时期曹操还活着吗)(图1)

河东太守杜畿,在位十六年,被夸成“天下第一好官”,为啥?就因为供粮给力!河东这地方,北边挨着袁绍的并州,西边是马超、韩遂,南边靠近张鲁的汉中,曹操才派他去镇着。

211年,曹操打韩遂、马超,在蒲坂跟敌人耗着,军粮全靠河东一个郡供应。等曹操打赢了回去,河东存的粮食还剩二十多万斛!曹操当时激动坏了,表扬杜畿说:“这简直是孔子说的禹啊,挑不出毛病!”还给他升了官。

后来曹操打汉中张鲁,从河东调了五千民夫运粮。路上这些民夫互相打气:“反正都是死,可不能对不起咱们府君!”千里运粮,硬是一个没跑。这些民夫都是自耕农,杜畿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才肯豁出命来跟着干。

所以啊,虽然屯田制度在曹魏初期确实帮了大忙,但军队吃粮、花钱,主要还是靠千千万万自耕农交的赋税。正因如此,曹魏才一直扶植自耕农,限制那些大地主豪强——毕竟,这些种地的老百姓,才是王朝的根基呢!

其实屯田不是曹魏发明的,秦汉时候边境就搞过,一开始就是为解决局部军粮。东汉末年,战乱加饥荒瘟疫,自耕农都跑没了,屯田才大规模起来。等曹操统一了北方,局势稳了,屯田制度慢慢也就不用了。

咱国家自古就是农业国,哪个朝代不是靠自耕农撑着?所以“以农为本”才是老理儿。曹魏屯田在乱的时候确实顶用,但要说军粮主力,还得是那些默默种地的老百姓啊!


上一篇: 汉朝分封才有后面的七王之乱-朱元璋为何没有吸取教训 (汉朝有没有分封) 下一篇:三国时期曹仁的实力怎么样-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曹仁屠宛城事件)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