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很少有外国的侵略呢-三国乱世的时期 (为何很少有外国人)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常面临非常强大的外患,比如秦国面临义渠的威胁,而汉朝则面临匈奴的威胁,唐朝初年甚至向突厥称臣,更不要说中国的分裂时期,许多外敌都趁机入侵中国,比如五代十国时期,但是作为天下大乱的三国...

admin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经常被外患折腾得够呛,比如秦国得防着义渠,汉朝得扛着匈奴,唐朝初年甚至还得向突厥低头。更别说那些分裂的朝代,外族总爱趁火打劫,像五代十国那会儿。可奇怪了,三国时期天下大乱,魏蜀吴天天掐架,死了那么多人,怎么就没外族来趁机占便宜呢?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这事儿。

公元220年曹丕把汉献帝一脚踹下自己称帝,建了魏国;刘备、孙权也不甘示弱,蜀国和吴国跟着成立,这三国时代算是正式开场了。那时候曹魏占了北方,孙吴盘踞东南,蜀汉蹲在西南,三足鼎立,谁也不服谁。几乎每年都有大战小战,死的人加起来都数不清。

国内乱成这样,外族为啥不来捡漏呢?

咱先看看这会儿三国周边的外族都在忙啥。

为何很少有外国的侵略呢-三国乱世的时期 (为何很少有外国人)(图1)

先从蜀国说起。蜀国旁边最闹腾的就是南蛮了。《三国演义》里写诸葛亮七擒孟获,攻心为上把南蛮给收服了,正史里写的南蛮处境,那叫一个“真实”。

“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嶲,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

注意“追奔逐北”这四个字,啥意思?说白了,就是南蛮人见了蜀军撒腿就跑,压根儿没还手之力!

那曹魏那边的外族又在干啥呢?

曹丕篡汉之后,顶着“逆贼”的名号到底不太好听,再加上他老爹曹操那套本事和野心,他一上台就急着干点大事,证明自己。

干大事咋办?总得找几个外族练练手,刷刷经验值吧?

所以黄初二年,曹丕派兵在河西一带把羌胡联军揍得屁滚尿流,曹魏的势力直接打进了以前汉朝西域都护府的地盘。接着曹丕又派使者去西域,把汉朝在西域的统治给捡回来一部分。

这会儿曹魏周边的外族,估计正忙着给曹丕送礼磕头呢,生怕哪天被他找借口给灭了,哪还有心思来入侵中原?

再说说孙吴,看着最“佛系”,其实周边的外族日子更惨。

孙吴在东南,秦朝的时候这儿是“百越”的地盘。不过经过楚国和秦朝的连年征讨,大部分百越要么被杀了,要么被赶进了深山老林。剩下的百越人和逃进去的汉人,组了个叫“山越”的新团伙。

为何很少有外国的侵略呢-三国乱世的时期 (为何很少有外国人)(图1)

孙吴虽然不怎么主动打魏国和蜀国,但在自己地盘上可不含糊。直接派兵往山里冲,山越人要么被砍死,要么乖乖投降,接受“强者为兵,贏者补户”的安排——说白了,身体好的抓去当兵,剩下的老老实实当老百姓交税。

被这么折腾的山越人,估计做梦都不敢想入侵中原。

那问题来了,为啥三国都这么热衷于打外族,扩张地盘呢?

一方面,他们都想当汉朝的“正统继承人”。汉朝那会儿多牛啊,班彪给刘秀的奏折里写:“汉秉威信,总帅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意思就是汉朝威风凛凛,所有国家都得臣服。陈汤更狠,直接说:“宜县头蛮夷槁街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把外族人头挂京城示众,告诉所有人:敢惹汉朝,再远也弄死你!)魏蜀吴虽然都不是正经汉室,但都觉得自己才是汉朝的接班人,打外族当然理直气壮。

另一方面,汉朝的技术和文化优势,三国时期还在。兵器比如汉环首刀,军事理论,外族都比不上。随便一个三国豪强的私兵,都能把外族揍得找不着北。所以没事儿去揍外族一顿,也算是给自己“刷经验”、“涨威风”。

诸葛亮北伐前不就先去南蛮刷了一波?把将士们的自信心刷起来了,自己的威信也刷出来了,北伐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啊,不管魏、蜀、吴,谁都觉得自己是汉朝的正统接班人,外族要敢来打?那肯定不行!


上一篇: 真实的三国历史真的有五虎将吗-其实不然 (真实的三国历史赵云) 下一篇:三国名将朱灵一生经历了什么-最后结局如何 (三国名将朱灵照片)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