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三国历史真的有五虎将吗-其实不然 (真实的三国历史赵云)
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出色人物形象,其中属蜀汉五虎将的形象被人们耳熟能详,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每个人都有鲜活的人物特点,但有人说五虎将中有一将是个,水货,,又是为何?其实真实的历史中却并不存在...
《三国演义》里蜀汉五虎将,关张马黄赵,个个都挺有排面,但偏偏有人说这五虎里头有个“水货”,到底是咋回事?其实翻翻正史会发现,压根儿没五虎将这说法,陈寿写《三国志》把五人合传,罗贯中这才凑成五虎,但要说“水货”,还真不是赵云,是黄忠。不信?咱接着唠。
为啥黄忠总被拿捏呢?先瞅瞅他的底子:生年不详,220年走的,早先在刘表那儿当中郎将,后来被派去守长沙。曹操拿下荆州时,他还跟着长沙太守韩玄混着。赤壁打完,曹操败退,黄忠跟着韩玄投降了刘备——这是正史。但《三国演义》里可就不一样了,为了捧黄忠,愣把他写成百步穿杨的神射手,跟关羽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第二天马失前蹄被关羽放过,第三天为报恩一箭射中关羽盔缨,结果韩玄非说他有二心要砍他,被魏延救了才降了刘备。为了突出黄忠,韩玄被写得跟个反派似的,也是绝了。

后来跟着刘备打西川,黄忠是勇猛,也立了功,但让刘璋开城投降的主要原因,其实是马超归顺后,他那威名镇住了成都。说白了,马超才是“气氛组”担当。
黄忠的高光时刻,肯定是“定军斩夏侯”。夏侯渊可是曹操的爱将,南征北战立了多少汗马功劳,结果碰上法正,法正出主意,黄忠动手,真就在乱军里砍了夏侯渊的头。不过现在一提这事儿,都知道黄忠斩了夏侯渊,却少有人提是法正出的计策。
汉中打下来,刘备论功行赏,封黄忠为“后将军”。这事儿传到关羽耳朵里,关羽直接炸了:“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要真是在长沙有过那场“不打不相识”,关羽能说出这话?你品,你细品。
再看看其他四位: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曹操八十万大军都绕道走;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直喊“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截江救阿斗。这么一比,黄忠确实差点意思。

不过有意思的是,正史里刘备在位时,赵云的地位其实一直没黄忠高,看着是有点委屈赵云。但也有人琢磨,刘备可能是给刘禅铺路,刘禅刚登基就给赵云封了侯,也算对得起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