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为何会被臣子弑杀-拓跋焘在位期间灭了哪些国家 (他最后为何会离开我)
说到拓跋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历史上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在位时间共有29年,期间拓跋焘攻灭胡夏、北燕等国,还在与刘宋的斗争中占领河南,从此统一北方,可...
提到拓跋焘,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北魏那位狠人?今天咱们就唠唠他到底干了些啥。
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在位29年,干了不少大事:灭了胡夏、北燕,跟刘宋抢地盘时还占了河南,直接把北方给统一了。说白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是把好手。不过这哥们儿最后死得有点憋屈——被自己手下的臣子给杀了,这在皇帝里也算少见。晚年他脾气越来越差,多疑得很,动不动就给人上酷刑。有个叫宗爱的宦官怕自己遭殃,干脆先动手了。

先说说这人不一般在哪。
《辽史》里说“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大漠之间多寒多风”,意思就是南北方环境差太多,南方人种地、穿麻布,住房子;北方人放牧、穿皮毛,住帐篷,老天爷把南北隔得明明白白。《史记》也提过,上古时候就有山戎、猃狁这些北方游牧民族,跟中原王朝老打架了。
拓跋鲜卑后来南下,在中原建了北魏,就是跟南朝刘宋对着干的那个“北朝”。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被他儿子拓跋绍给宰了。拓跋绍后来又被拓跋珪的另一个儿子——太子拓跋嗣带着大臣们干掉,拓跋嗣登基,就是明元帝。公元422年,明元帝把长子拓跋焘封为泰平王,五月就让他监国。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08年出生,他娘是杜氏。这孩子生下来就比普通娃娃大好多,因为是长孙,拓跋珪特喜欢他,还说过“能成我事业的,肯定是这小子”。果然,拓跋焘从小就露头角,胆子大、脑子好,武勇过人。

接下来讲讲他怎么打下江山的。
公元423年,他爹明元帝没了,16岁的拓跋焘即位。这时候的北魏,四周都是强敌:大夏、北燕、北凉这些小政权虎视眈眈,南边有刘宋,北边有彪悍的柔然,对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压力不小。公元424年,柔然六万铁骑打过来,在云中郡抢了一通就跑。拓跋焘挺冷静,先派使者跟刘宋搞好关系,然后整顿兵马,自己带着五万精骑去打柔然。他打仗厉害,又亲自上阵,冲在最前面,把柔然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公元425年,大夏的赫连勃勃死了,他儿子赫连昌继位。拓跋焘抓住机会,带三万骑兵偷袭大夏,拿下统万城,活捉赫连昌。后来他又打了柔然十三次,把柔然打得“北窜不敢复南”,边疆总算安生了,他还专门在漠南立了块碑记功。公元430年,他跟刘宋掰手腕,先假装示弱,让刘宋军队深入,然后突然发力,把宋文帝刘义隆的北伐大军打得溃不成军,不仅收复了洛阳、虎牢,连黄河以南的同州、衮州也拿下了,刘宋精锐损失殆尽。西边灭了夏国,地盘到了凉州南边,跟北凉接壤。公元433年,灭了仇池国;公元436年,打下北燕都城和龙,北燕没了。
再后来,他把北凉也给灭了,北方彻底统一了。
北凉皇帝沮渠蒙逊死了,他儿子沮渠牧犍继位,两边讨好,既跟刘宋报丧,又跟北魏报丧。拓跋焘封他“河西王”,刘义隆也封他“河西王”。沮渠牧犍把妹妹兴平公主嫁给拓跋焘,拓跋焘挺高兴,封她右昭仪,回赠自己的妹妹武威公主给沮渠牧犍。结果这沮渠牧犍对武威公主表面恭敬,背地里却跟寡嫂李氏搞在一起。李氏得宠后,视武威公主为眼中钉,就在她食物里下砒霜。幸好武威公主吃得少,没死但中毒不轻。拓跋焘知道后,把妹妹接了回来,怒不可遏,公元439年1月,列出沮渠牧犍十二条罪状,亲征北凉。8月打到姑臧城下,沮渠牧犍打不过,开城投降,北凉亡。折腾了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国,总算结束了,北魏统一北方。同年,拓跋焘在邺城佛塔里找到两方玉玺,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又发现寺庙藏兵器,于是下令灭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后来北周武帝、后周世宗也干过)。

最狠的是,他还打过长江,饮马长江边。
盖吴起义时,刘宋也掺和进来。公元450年2月,拓跋焘带十万大军南下,围攻刘宋的悬瓠城,守将陈宪带着不到一千人硬守,四十多天没打下来。后来刘宋援军来了,拓跋焘就撤了。宋文帝不甘心,派二十多万大军分三路打北魏滑台,围了三个月啥也没捞着。到了10月,天凉了,拓跋焘开始反攻,亲自带兵来救,宋将王玄谟一看北魏大军来了,吓得扔下部队就跑,宋军大败。拓跋焘乘胜追击,分五路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公元451年正月初一,五路大军同时到长江北岸。拓跋焘在瓜步山建了行宫,开了个大会。北魏军队没条件渡江,“饮马长江”主要是吓唬人,显摆军威。初二,抢了五万多户百姓,就北返了。
拓跋焘志得意满,晚年脾气更暴躁,猜忌心重,动不动就杀大臣,杀完又后悔。宦官宗爱在旁边挑拨,拓跋焘逼死了太子拓跋晃。事后发现太子冤枉,他又后悔了,对宗爱有了怨气。宗爱怕被清算,干脆先动手。公元453年3月,宗爱把45岁的拓跋焘给杀了。然后他假传皇后命令,杀了东平王拓跋翰,立南安王拓跋余,没多久又杀了拓跋余,连杀俩皇帝,朝野哗然。大臣们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干掉宗爱,把拓跋焘的孙子——太子拓跋晃的长子拓跋濬扶上了帝位。后来宗爱又杀了拓跋余,朝臣们不干了,联合起来弄死宗爱,把拓跋焘的孙子拓跋濬扶上了帝位。就这么着,一代雄主拓跋焘,最后死在了自己人手里,真是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