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神念-南梁时期将领-北魏-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王神念,451年~525年,,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南梁将领,南梁太尉王僧辩之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神念喜欢儒术,尤明内典,初仕北魏...
王神念(451年~525年),太原郡祁县人(就是现在山西祁县那边)。南北朝那会儿,他先在北魏当官,后来又成了南梁的将领,还是南梁太尉王僧辩他爹。
王神念从小喜欢儒学,对佛经也特别懂。北魏那会儿,他从并州主簿做起,一步步当到颍川太守。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他直接带着整个郡投降了南梁,被封了个南城县侯。后来又去安成、武阳、宣城当内史,这几个地方他都治理得挺好。在青州、冀州当刺史的时候,他干了件挺酷的事——严禁那些乱七八糟的祭祀,把当地风气改了不少。不过这时候他老跟北魏打仗,但好像赢的时候不多。晚年进了朝廷,当过右卫将军、散骑常侍、爪牙将军这些官。普通六年(525年),王神念死了,享年七十五岁。后来梁元帝又追赠了他侍中、中书令的官职,谥号是“忠”。
生平
初仕魏朝
王神念是太原郡祁县人。年轻时就爱研究儒学,对佛经也特别熟。北魏那会儿,他刚开始当官,在州里做了主簿。
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年)十月,王神念跟着任城王元澄一起,当统军,和党法宗、傅竖眼他们打南梁的大岘、东关、九山、淮陵这些地方,拿下了关要、颍川两座城,还杀了南梁的军主费尼。大概就在这时候,王神念当上了颍川郡太守。
据郡南归
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正月,王神念直接带着整个郡投降了南梁。北魏肯定不干,派人来打他,他就带着家里人往南跑,先到东关,后来又退到合肥漅湖西边躲着。武帝封他做南城县侯,食邑五百户。
《魏书·世宗纪》里还写了,王神念在天监八年(509年)的时候,还带兵打过北魏的南兖州,北魏宣武帝赶紧让假平南将军长孙稚带着邴虬他们五路军去挡他。
归梁没多久,他被任命为安成郡内史,后来又当过武阳、宣城二郡的内史,这几个地方他都干得挺不错。之后进了朝廷,当上了太仆卿。
硖石争锋
天监十四年(515年),左游击将军赵祖悦占了北魏的西硖石(现在安徽凤台西南),建了个外城,搞得离寿阳特别近。北魏的扬州刺史李崇、假镇南将军崔亮他们带兵把梁军围住了。
天监十五年(516年)正月,北魏的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李平受命指挥李崇、崔亮他们,加紧攻硖石。这时候王神念是朱衣直阁,跟着左卫将军昌义之坐船去救硖石。魏军把水路断了,不让赵祖悦跑,王神念去打魏军搭的浮桥,想解围,没打下来,只好驻扎在梁城。二月的时候,赵祖悦投降了,硖石也就丢了。
出镇青冀
后来,王神念当上了持节、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信武将军、青、冀二州刺史。
王神念这人性格挺刚正,不管在哪个州当官,都坚决禁止那些乱七八糟的祭祀。当时青州东北靠海有座石鹿山,山上有个神庙,庙里有个妖巫骗老百姓,远近的人都去拜,花了不少钱。王神念来了,直接下令把庙拆了,这风气一下子就改了。
普通五年(524年)六月,武帝下令北伐,打北魏的寿阳、淮阳这些地方,北魏的河间王元琛他们带兵来救。九月,元琛和王神念打了一仗,王神念输了,自己一个人逃了出来。这期间,他被叫回朝廷,当上了右卫将军。
入朝病逝
普通六年(525年),王神念又换了官,当使持节、散骑常侍、爪牙将军,还是右卫将军。没过多久,王神念病死了,活了七十五岁。武帝追赠他右卫将军、衡州刺史,还赏了一套鼓吹,谥号“壮”。后来梁元帝因为他儿子王僧辩立了战功,又给王神念追赠了侍中、中书令,谥号也改成了“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