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北魏迁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和北魏帝国的毁灭有直接联系? (北魏迁都的意义是什么)

北魏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外族征服王朝,这个王朝在经历了五胡十六国的混战后,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原霸主,同时,北魏也多次发兵草原与西域,控制了很多塞外地盘,但就在帝国如日中天时,孝文帝却坚决将首都从平城迁到...

admin

北魏算是中国历史上挺特别的外族王朝吧?打完五胡十六国的乱仗,突然就冒出来成了北方老大。不光在草原和西域抢了不少地盘,眼看着帝国越来越牛,孝文帝突然一拍板,把首都从平城(现在的大同)搬到了洛阳。

他为啥非得迁都?这事儿跟后来北魏完蛋有没有关系?今天就随便聊聊这个~

北魏一开始选平城当首都,其实挺聪明的。帮他们崛起了,还成了北方一霸。为啥?大同这地方,位置太关键了。

北魏迁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和北魏帝国的毁灭有直接联系? (北魏迁都的意义是什么)(图1)

鲜卑人本来是东北亚山林的,后来跑草原发展,主要力量在蒙古高原东南边。汉末三国那会儿,又慢慢往南进了些汉地郡县。这么一路过来,他们兼并了不少别的部落,比如匈奴不行了,原来跟着匈奴的那些人就成了鲜卑的一份子;进了汉地后,那些逃难的老百姓,也归他们管。

永嘉之乱那会儿打成一锅粥,鲜卑人发现,死死攥住平城,这事儿太重要了——占了这儿,就能从阴山-鄂尔多斯草原那边搞到贸易和技术,靠着南边的农牧混搭经济,自己的兵力和钱袋子都能鼓起来。

平城到底在哪儿?那可是个老牌的农牧混合区,从先秦的晋国到清初的康熙,都这么个搞法。所以控制这里,不光能拿到北方的战马和骑兵兵源,西边的贸易和武器技术也能沾光。更不用担心太扎进中原,管不住北边的六镇兵马,或者成了大家伙的靶子。

这么说吧,就凭这个战略选择,北魏才成了后来的北魏。比后来迁都洛阳后一堆破事儿强多了,那时候的北魏,那叫一个蒸蒸日上。这环境也容易出有本事、脑子活的君主,还能让鲜卑的军功贵族保住自己的武力和地位。多样的经济结构,也让国家能练出更牛的混合军队。

再说平城,它还是个南北交通的枢纽。北魏从这儿发兵打柔然,或者南下打中原,都方便。他们当时也清楚,自己是北方来的征服者,不想把有限的人马扔进中原老百姓的汪洋大海里。平城这地理位置和经济模式,弄出来的社会风气跟内地完全不一样,鲜卑人在这儿,活得挺自在。

可偏偏,孝文帝不乐意看到这些。他迁都洛阳,说白了,就是想自己说了算。平城离鲜卑的老窝太近,六镇的贵族天天盯着他,他想乾纲独断,太难了。

北魏迁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和北魏帝国的毁灭有直接联系? (北魏迁都的意义是什么)(图1)

搬去洛阳就不一样了。大臣们都成了跟地方家族没关系的职业官吏,想升官,只能靠皇帝;反过来,他们既然不是地方势力,也就没法制衡皇帝了。尤其是前两代人,会觉得自个儿和皇帝一起,泡在被征服者的海洋里,那对皇帝的忠心,不得更上一层楼?

不过孝文帝的子孙很快就遭了殃。他为了自己的私欲,把战略格局给透支了。原来的鲜卑贵族,开始两极分化——南边的宫廷官和北边的军事贵族,闹得不可开交。矛盾越深,最后整出个六镇兵变,北魏也就慢慢不行了。

北魏从盛到衰,大概就是从离开平城开始的。刚到洛阳时那叫一个风光,退场的时候,却狼狈得很。


上一篇: 北魏掘墓人尔朱荣是怎么作死的-最后白白便宜了自己的手下 (北魏的掘墓人) 下一篇:北魏孝文皇帝的皇后分别是谁-都是什么结局 (北魏 孝文帝)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