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掘墓人尔朱荣是怎么作死的-最后白白便宜了自己的手下 (北魏的掘墓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尔朱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要提到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天才,以少胜多的有很多名将,但提起北魏的军事天才,历史沧澜首先想到的就是尔朱荣,号称北魏掘墓人,初露峥嵘尔朱荣是北魏时期,世...
说到北魏的军事天才,很多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谁?在我这儿,尔朱荣绝对排得上号,号称北魏掘墓人。
要提到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天才,以少胜多的名将不少,但北魏时期的尔朱荣,绝对是个狠角色。
初露峥嵘
尔朱荣是北魏时期,世代居住在秀容川的羯族人,当时叫契胡族。他们家几代人都是部落酋长,基本相当于秀容川的土皇帝。从高祖尔朱羽健带三千武士跟着北魏道武帝出征后燕起,到他爹尔朱新兴,尔朱氏几代人都是北魏大将,还是秀容川第一领民酋长,爵位郡公。到了北魏孝明帝的时候,这位置就传到尔朱荣头上了。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其先居于尔朱川,因为氏焉——《魏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高祖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率契胡武士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定中山。曾祖郁德,祖代勤,继为领民酋长。父新兴,太和中,继为酋长。——《魏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剧照
尔朱荣从小机灵,遇事有决断,长得还帅,皮肤白净,家里有钱到什么地步?牛羊骆驼多到数不清,只能按毛色分群放养在山谷里。这么个高富帅,怎么可能一辈子待在秀容川这种偏僻地方?他心里早憋着更大的理想了。
那时候北魏朝廷乱得一塌糊涂,胡太后先掌权,后来被元叉、刘腾软禁,这俩人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刘腾死后,胡太后又翻盘重新掌权,结果呢?只顾着找情人,朝政早扔到九霄云外了。北魏政治腐败,还爆发了破六韩拔陵起义。
尔朱荣一看机会来了,打着平叛的旗号开始招兵买马。有钱就好办事,他开出的价码高,很快就招来了一批能人,比如刘贵、司马子如、窦泰、侯景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高欢手下的猛将,这是后话。
正光中,四方兵起,遂散畜牧,招合义勇,给其衣马——《魏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
北魏"掘墓人"
尔朱荣这边招兵买马积极得很,北魏朝廷却越来越昏招频出。胡太后重新掌权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软禁期间憋坏了,一门心思找情人,朝政?早扔到九霄云外了。
胡太后 剧照
好不容易出了个能打仗的王爷元渊,把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平了,胡太后倒好,不仅不吸取教训,还否定了元渊安置流民的好主意。结果呢?杜洛周、鲜于修礼、葛荣这些牛人一个个冒出来。还没等消灭葛荣,胡太后又听信谗言,把唯一能打仗的皇亲元渊给逼走了。尔朱荣趁机抓住元渊,铲除政敌。
人都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北魏这局势,鸟还没尽呢,先把弓折了。好歹您再等等啊。胡太后昏招出得越多,对尔朱荣来说反而越有利。尔朱荣还在征战中积累实力,这时候,更多牛人投奔到他麾下——高欢、宇文泰、贺拔岳、贺拔胜……影响后世的牛人几乎都聚在他这儿了。
这时候,北魏朝政又出了大地震,19岁的孝明帝突然暴毙,据说是亲妈胡太后伙同情妇毒死的。然后胡太后立了个刚出生没几天的孙女元姑娘,假冒皇子,没过几天又说看错了,改立了个三岁的男娃娃元钊为帝。这正好给了尔朱荣进京的由头——他女儿嫁给了孝明帝,他打着替女婿讨公道的旗号,一路杀进了洛阳。
北魏军队见了他都躲着走,胡太后临危不乱,指挥宫人剃发出家,指望佛祖保佑。结果佛祖也没保住她,尔朱荣直接把她扔进了黄河,连同那个三岁的幼帝。接着,他把北魏两千多个大臣全拉到黄河边,先数落他们的罪状,然后全推进黄河,连孝庄帝的两个亲弟弟都没放过。这就是"河阴之变"。

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庸才
要说打仗,尔朱荣真是个天才,打了几十场仗,没输过,堪称百战百胜。有些战役打得妙,赢得快,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比如,他带着7000人就干翻了葛荣的30万大军,一举扫灭了六镇起义。后来又打败河北邢杲起义,平定了关陇万俟丑奴起义。要说平生遇到的最强对手,那得是南梁的陈庆之。陈庆之也是个军事奇才,创造了"千军万马避白袍"的神话。这两个天才一碰面,真像火星撞地球,最后尔朱荣还是利用陈庆之孤军深入、后援不济的弱点,用山洪打败了他。关于陈庆之,咱们下次再说。
把四方都平定了,尔朱荣正志得意满呢,危机却悄悄靠近了。
可惜啊,尔朱荣虽然打仗是把好手,政治上却是个榆木脑袋,一步错,步步错。

元子攸 孝庄帝
政治庸才的表现:
1、制造"河阴之变"
当时尔朱荣听了费穆的话,觉得京城那些达官显贵就会之乎者也,说话模棱两可,烦得很。关键是,他带的人不多,又是从秀容川那种偏远地方来的,在那些显贵眼里,他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所以,必须杀人立威。
想杀人立威也不是不行,但他这一杀,把北魏朝廷差不多杀空了,世家大族几乎全得罪光了,连他立的孝庄帝,当着面杀人家兄弟,这仇结得也太大了。
元子攸也不是逆来顺受的主,直接跟尔朱荣摊牌:"这皇帝我不当了,你来当吧,要杀要剐随便你反正我也反抗不了。"没想到元子攸这么一豁出去,尔朱荣反倒犹豫了。
2、迷信铸像,放弃大好机会
要说河阴之变是第一个政治错误,那铸像放弃称帝就是第二个了。河阴之变后,士兵都喊着"元氏既灭,尔朱氏兴",明摆着是要反了,结果尔朱荣让人铸自己的铜像占卜,没铸成,就开始嘀咕:"我是不是没当皇帝的天命?"
看到这儿,我都替他着急!既然这么信天命,当初立元子攸当皇帝时铜像铸成了,说明人家元子攸才是天命所归,你老老实实当个权臣辅佐他,说不定能像伊尹、霍光一样青史留名,非得搞什么河阴之变。
都已经得罪了天下世家大族,野心也暴露了,哪有退路了?可这时候,他偏偏放弃称帝,就因为铸像没成功,加上左右人劝,又拥立了元子攸,还因为河阴事件后怕,向元子攸请罪。元子攸哪敢降罪啊,只能借坡下驴演君臣和睦。但尔朱荣这下可落下滥杀无辜的恶名了。
元子攸当着傀儡皇帝,心里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了,偷偷拉自己的队伍,就盼着天下多出点乱子,好让尔朱荣忙得焦头烂额。当初尔朱荣去打葛荣,葛荣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也有三十万,孝庄帝多希望他们俩多打一会儿,结果呢?葛荣那么不经打,被尔朱荣七千人直接打趴下了。孝庄帝自己组建的队伍,又被南梁陈庆之打残了。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但元子攸不是个放弃的人,铲除尔朱荣的计划一直在进行。尔朱荣的第三个政治错误,就是太大意,给了元子攸机会。
3、盲目自大,太不把元子攸当回事
尔朱荣根本没把元子攸放眼里,仗着功劳大把持朝政,还逼孝庄帝立他那个本来是孝明帝妃子的女儿当皇后,孝庄帝只能答应。这个尔朱皇后还是个醋坛子,把孝庄帝看得死死的,仗着老爹有势,什么都敢说,一点不给皇帝老公留面子,还到处嚷嚷:"天子是我们家给的,我老爹不想干才让给他。"
你说孝庄帝,朝廷上大小事都得看尔朱荣脸色,回宫了还得跟尔朱家人斗智斗勇。关键是元子攸不是个窝囊废,这种日子,他忍啊忍啊,终于忍不住了。
公元530年,孝庄帝在明光殿埋伏好士兵,派心腹去尔朱荣家报喜:"尔朱皇后生太子了,请您来贺喜。"尔朱荣没多想,带了几个人就进宫了。刚见到孝庄帝,还没开口,两个士兵就从殿后提刀扑出来。尔朱荣一看不对,直奔御座想挟持皇帝,结果孝庄帝膝下早就藏了刀,直接捅进他肚子。一代枭雄当场毙命,跟着他进宫的三十多个人也被伏兵砍成了肉泥。38岁的狠角色,最后死在了自己一直瞧不上的皇帝手里。
参考资料:
《魏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陈演恪 万绳楠整理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