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国史之狱-大神崔浩是怎么被杀的 (国史之狱几大家族结局)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这是当时中国一等一的望族,且不说讲究士族门第的南北朝,哪怕到了唐朝,所谓五姓七望,里面依然还有清河崔氏这一家,可见这家确是望的可以,而崔浩,可以说是这家中最顶尖的人才了,作为北魏杰...

admin

崔浩,清河崔氏出来的,这可是当时中国顶级的望族了,别管南北朝那会儿讲究门第,就算到了唐朝,“五姓七望”里头,清河崔氏照样占着一席之地,你说这家族牛不牛?而崔浩,差不多就是这家族里最拔尖的那个人了。

作为北魏那会儿数得着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经历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帮着拓跋焘干出了苻坚统一北方那样的功业。明元帝在位时,他死活劝着不能迁都;刘裕北伐那会儿,他出了个“隔岸观火”的主意;到了太武帝这儿,更是多次顶着反对声,硬是在打胡夏灭赫连昌、平北凉、揍柔然、搞定薛永宗和盖吴的暴乱,征讨吐没骨、吐谷浑,还有南边打刘宋这些仗里,出了不少奇招,立了一大堆功。就因为这,拓跋焘对他信任得不行,还跟老崔说:“你小子聪明有才,跟着我爷爷、我爹,还有我,忠心耿耿干了三朝,所以我才亲近你。有啥想法尽管说,别藏着掖着,我虽然有时候脾气上来可能不听,但冷静下来,准得琢磨你说的是不是对的......”

国史之狱-大神崔浩是怎么被杀的 (国史之狱几大家族结局)(图1)

意思就是,老崔啊,你脑子好使,跟着我们家祖孙三代干活,忠心耿耿,所以我跟你亲近。有啥话直说,别憋着,我虽然可能一时上头不听,但过后肯定得想你说得对不对......

还不止,拓跋焘还经常对着投降的高车族头头们说:“你们都好好看看,崔浩这家伙,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连弓都拉不开,矛也拿不动,可他肚子里那点东西,多少兵马都比不上!我这几年这么能打,哪儿都打胜仗,全是他的功劳!”

当然,不光对着降臣,在本国大臣面前他也要夸崔浩:“以后军国大事,要是你们尚书们定不了,就找崔浩看,听他的!”

拓跋焘对崔浩,不光倚重,还特别亲。他老爱没事儿往崔浩家跑,问这问那,崔浩也是有啥说啥,每次都让拓跋焘满意回去。不过有时候拓跋焘来得太突然,老崔啥准备没有,只能硬着头皮拿家常菜招待,拓跋焘也不挑,一边跟他聊事,一边呼噜呼噜吃得香。

同样的,崔浩要找拓跋焘,也不光能在朝堂见,直接进后宫,奔拓跋焘卧室都行。

当年老崔点评天下人物时说过,王猛帮苻坚治国,那简直就是苻坚的管仲;慕容恪辅佐小皇帝,那可是慕容暐的霍光;刘裕平了桓玄的乱,对司马德宗来说,就是个曹操!不过要是把他自己放进去,那拓跋焘的管夷吾,不就是他崔浩嘛!

拓跋焘统一了北方后,又在崔浩支持下,几年里平了盖吴的暴乱,打了南朝的兖、青、冀三州,派兵灭了西域的焉耆,三路大军揍柔然,最后还打刘宋,摧城拔寨,杀了不少人,战绩辉煌。打盖吴的时候,拓跋焘听了崔浩的,下令关了长安的沙门,烧了寺庙,砸了佛像,搞了场轰轰烈烈的“灭佛”。

因为这事,拓跋焘可出名了,成了“三武一宗”里排头的那位。

“三武一宗”就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这四位都干过大规模灭佛的事,被佛家骂了千年,但说实话,这四位都算明君,可能唐武宗差点,毕竟唐朝安史之乱后,烂得没救了。这四位里,拓跋焘和宇文邕都是鲜卑人,也就是胡人,这也是他们灭佛的一个原因——他们想一统天下,统治汉人为主的中国,所以推崇儒道,标榜自己是炎黄子孙。比如拓跋焘管佛教叫“胡神”“胡经”,说自己不是“胡”,灭佛诏令里说因为“鬼道太盛”,搞得“政教不行,礼义大坏”,他想“除伪定真,恢复羲农时候的太平”,这架势,完全就是个汉族正统的王者。宇文邕也差不多。 国史之狱-大神崔浩是怎么被杀的 (国史之狱几大家族结局)(图1)

当然,这只是个原因,更重要的还是佛教自己作。北魏那会儿,全国上下信佛,佛寺有三万多座,僧尼加起来两百万人,吓人不?当时北魏最多才三千五百万人,这比例也太高了。而且这些和尚道士,不纳税不服役,日子过得比谁都潇洒,真是“当年崇佛多热闹,如今却难守真风”。这才是封建王朝灭佛的根本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拓跋焘对崔浩,那是掏心掏肺的信任,基本说一不二。可就在公元450年七月五号,拓跋焘突然翻了脸,下令杀了崔浩。七十岁的崔浩被押到城南处死,路上几十个卫士爬上囚车,往他头上撒尿,又笑又骂,叫声震天。史书上都说,宰相被杀,没这么惨过的。不光崔浩,清河崔氏全族,不管远近,还有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全被连坐灭族。

拓跋焘这么干,让所有人都懵了。他杀崔浩的理由,表面上看是“宣扬国恶”,但背后的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作为一个胡人建立的政权,从拓跋珪开始,学汉文化一直是主旋律。可拓跋珪他们那帮人,就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手下也都是粗人。为了让部族有前途,“洗白”最重要,所以拓跋珪拼命结留在中原的汉人大家族,想靠这些文明人带着他们走向文明,结果呢?大家该咋样还咋样,他倒染上了五石散。后来拓跋焘当了皇帝,统一北方,武功那么厉害,可他知道这事儿自己搞不定,刚好有崔浩这大神,就全交给他了。

老崔是望族出身,先从思想上动手:来来来,朋友们,从今天起,别信佛了!拓跋焘本来就不待见这些“胡教”,灭佛说干就干,这下鲜卑人可恨死他了!然后,他又开始整治大家族,搞“齐整人伦,分明姓族”,说白了就是排个家族榜。这下鲜卑贵族气炸了——这榜单不看功劳,就看你是不是望族!汉人贵族高兴坏了,可鲜卑人呢?往上数祖宗,说不定还光着腚骑马呢,咋比!而且上不了榜,举荐就没你的份,只能给汉人贵族。信仰虚无缥缈,放弃就放弃吧,可仕途关系到荣华富贵、身家性命,这能忍?!鲜卑人对崔浩的恨,更深了。

国史之狱-大神崔浩是怎么被杀的 (国史之狱几大家族结局)(图1)

可崔浩不管这些,转头就开始搞历史改革。公元439年,拓跋焘让崔浩当司徒监秘书事,负责修国史。在拓跋焘看来,国史就是给皇家人看的,让后代知道开国多不容易,借鉴得失,让王朝传万代。所以他特意交代,必须按实录写。崔浩这人实诚,不美化不隐瞒,按拓跋焘要求,把魏国祖宗那些杀戮、荒淫的事儿全写上。公元450年,花了十多年,修成了《国记》。可他上给拓跋焘的同时,没打招呼,在天坛东边三里处,建了个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了三百万人力,把《国记》刻在石碑上,说要彰显“直笔”。

石碑就立在路口,看的人山人海。大家读到拓跋氏祖宗那些偷鸡摸狗的丑事,全都惊呆了。好你个崔浩,这不是故意把国家丑事捅出去吗?!鲜卑贵族彻底爆发了——这种事能公开说?!大家一起喊着要弄死崔浩,成群结队找拓跋焘告状。拓跋焘也忍不了了,忘了自己当初说“你是我心腹,有啥说啥,我虽然可能不听,但会仔细想”的话,一声令下,杀了崔浩九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跟着完蛋。这一案,杀了快两千人,北方名门几乎没了,史称“国史之狱”。

其实崔浩心里挺苦的,他想借鲜卑人的武力外壳,注入华夏文明,让华夷融合,重振汉人荣光。毕竟五胡乱华后,北方都快成胡人的天下了。可惜啊,当时拓跋鲜卑贵族势力太强,他改革又太激进,矛盾一下子爆发了。毕竟他之前名气太大,早就让鲜卑贵族眼红,加上灭佛、按汉族世家排等级,碰了太多人的利益,这才惹来杀身之祸。


上一篇: 北魏权臣崔浩-受到帝王尊敬又为何会被杀 (北魏权臣崔浩小说) 下一篇:历史上真实的北魏公主拓跋迪是什么样的-拓跋迪的结局如何 (历史真实存在的著名女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