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崔浩有多厉害-自比张良的北魏谋士 (崔浩厉害吗)

崔浩是南北朝时期顶尖的智囊,也是北魏朝廷毫无争议的超级师爷,如果非要对中国历史上的聪明脑袋排个榜,以崔浩的聪明,进入前十名绰绰有余,崔浩也非常自负,常自比张良,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

admin

崔浩这人,南北朝时期的顶级智囊,北魏朝堂上谁见了都得喊一声“超级师爷”。要是中国历史上的聪明人排个座次,崔浩绝对能挤进前十,他自己还老拿自己跟张良比,那叫一个自负。

这话还真不假,北魏拓跋家能那么快统一北方,崔浩的运筹帷幄功不可没。

崔浩出身北方高门,从小就聪明绝顶,加上书读得多,才艺也广,二十岁就被征召当直郎。道武帝拓跋圭一看这小子机灵,尤其是字写得好,就把留在身边用了。

牛刀小试

拓跋圭晚年迷上养生,顿顿把“寒石散”当饭吃。这药效果是真猛,吃完就跟中邪似的,手舞足蹈,喜怒无常,拿身边人当妖魔鬼怪,动不动就拔剑刺人。朝堂上人人自危,崔浩刚入官场才二十出头,还是个新兵,却硬是守在拓跋圭身边,斗智斗勇,居然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都说“伴君如伴虎”,何况是条疯虎。老臣们都躲得远远的,崔浩却天天守着,愣是没出岔子。

永兴元年(409年),磕药磕嗨了的拓跋圭,被次子拓跋绍一刀结果了。长子拓跋嗣抢了皇位,就是明元帝。看崔浩表现不错,直接封他当博士祭酒,爵位给个武城子。

皇帝的爱好都挺特别,父爱磕药,拓跋嗣却迷阴阳术数,这正好是崔浩的强项。明元帝有事没事就让崔浩占卜,崔浩来者不拒,拿天道说人事,说得头头是道,还老应验。

有次明元帝看到几只兔子在后宫溜达,问守卫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觉得奇怪,让崔浩占卜。崔浩掐指一算,说:“肯定有邻国美女送来。”第二年,后秦帝姚兴真送了几个蓝眼睛的美女过来,明元帝乐坏了,对崔浩更信服了。

崔浩有多厉害-自比张良的北魏谋士 (崔浩厉害吗)(图1)

大显身手

泰常元年(424年),刘裕这狠人北伐后秦,水陆并进,后秦被打得节节败退。第二年三月,刘裕想借道北魏,逆黄河西进打后秦。拓跋嗣召集大臣商量,所有人都反对,就崔浩站出来,说应该借道,让刘裕过去,再堵死他的退路,等他和后秦两败俱伤,咱们再出手,一举两得。这招真够毒的,见识就是独。

可拓跋嗣还是怕中计,没听崔浩的,派了10万大军守黄河以北,还派骑兵骚扰刘裕。结果刘裕一怒之下打过来,魏军3万骑兵被打得稀里哗啦。拓跋嗣后悔得要死,恨没听崔浩的。

泰常八年(431年),拓跋嗣没了,太子拓跋焘上台,就是太武帝,这名字听着就不好惹。第二年,夏国赫连勃勃死了,儿子们抢位打得不可开交,太武帝想趁机伐夏。大臣们都说不行,就崔浩说行。太武帝怒了,长孙嵩不是贪污嘛,太武帝直接让人把他打了一顿,鼻青脸肿。崔浩在旁边不但不劝,还偷偷乐,估计心里想“活该”。

最后太武帝听了崔浩的,带轻奇袭夏国都城,大胜。后来太武帝想打柔然,大臣们又怕南朝刘宋趁虚而入,崔浩还是力挺。他说刘裕死后刘宋元气大伤,柔然却狂得很,咱们趁他骄傲,突然打,肯定赢。结果真赢了,柔然被打得求和亲,老实了。

打柔然又印证了崔浩的厉害,但也把大臣们得罪光了。除了这些,崔浩在平叛、征吐谷浑、打刘宋的仗里也没少出主意,立了不少功。

崔浩这下更得意了,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却没发现厄运来了。

崔浩有多厉害-自比张良的北魏谋士 (崔浩厉害吗)(图1)

忘乎所以

话说“人要灭亡,必先疯狂”,崔浩不幸也踩了这个坑。拓跋焘曾对他说“你才智高,帮我治世,有啥想法直接说”,还指着他对鲜卑酋长们说“别看他文弱,胸里有百万甲兵”。拓跋焘还常去崔浩家吃饭,吃馒头稀饭都不嫌弃。崔浩进宫更是随便进出内室,这下飘了,开始犯浑。

当时鲜卑贵族势力大,哪能容忍汉人跟他们平起平坐?崔浩最得宠,还高调,成了他们的肉中刺。崔浩也忘了自己是谁,对鲜卑贵族说话特别冲,得理不饶人。最不该的是,430年他还想搞什么“整理氏族”,按汉族标准排高低,这下彻底把鲜卑贵族得罪光了。

太子拓跋晃监国时,崔浩仗着皇帝宠信,自己说了算,推荐几十个汉人当郡守。太子也推荐了几个认识的人,崔浩直接说“这些人蠢,不行”,这下把太子也得罪了。

致命一击

给崔浩招来杀身祸的,是《国记》这事。太延五年(438年),拓跋焘让崔浩修国史,说“照实写”。崔浩真写了,把拓跋家早期的糗事都写进去了。有人建议刻在石碑上,放在大路边显眼的地方,崔浩也答应了。结果鲜卑贵族看到碑文,怒了,告他“故意丢国家脸,想造反”。拓跋焘直接把崔浩抓了。

崔浩被抓后完全懵了,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瞎认罪。拓跋焘审问他,他吓得话都说不利索,冷汗直流,哪还有平时的聪明样儿。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杀了崔浩。他被押到城南砍头时,朝堂上没人帮他,卫士还往他身上撒尿。修史的秘书郎全被杀,崔家、卢家、郭家、柳家都被灭族,这就是“国史之狱”。

说白了,就是兔死狗烹。鲜卑贵族不可能让汉人一直掌权,创业时用得上,江山坐稳了肯定要除掉。崔浩没看透这点,仗着自己聪明到处得罪人,还搞什么“尊汉卑鲜”,刻碑立传,结果把自己坑了。要是像高允那样低调,或者早点退休,可能还能善终。但崔浩这人,骨子里就是个聪明人,离真正的智者差远了。


上一篇: 孝文帝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孝文帝所施行的政策) 下一篇:身为北方领袖的崔浩-为何会让刘裕如此忌惮呢 (身为北方领袖的小说)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