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刘裕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如何取胜的-刘裕击桓玄之战 (刘裕参军)

刘裕击桓玄之战,晋元兴三年,404年,三月至五月,东晋将领刘裕追击并击败把持朝政的桓玄的作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桓玄是晋大司马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后为义兴太守,...

admin
刘裕打桓玄这场仗,发生在晋元兴三年(404年)三到五月,说白了就是东晋的刘裕带着人追着揍当时把持朝政的桓玄。 桓玄这人,是他爹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儿子,接了爹的班成了南郡公,后来又当上义兴太守。但他嫌官太小没意思,干脆甩手不干了,跑回荆楚一带。没过多久,他就把荆、江两个州的地盘抢到手,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接着就开始要挟朝廷,先被封为楚王,后来干脆把晋帝拉下马自己当皇帝,国号叫楚,年号永始。 刘裕呢,一开始在晋朝当官,是建威将军、下邳太守,算是桓玄的手下。桓玄当时想拉拢刘裕,好让自己坐稳皇位。可刘裕心里早有打算,他看桓玄称帝后越来越不像话——“骄奢荒侈,游猎无度”,搞得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上下也累得够呛。于是,刘裕就联合了刘毅、何无忌这些人,偷偷商量着要恢复晋朝,接着就起兵打桓玄了。 说说这仗是怎么打的: 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刘裕跟着徐、兖二州刺史安成王桓修进京城面见桓玄。桓玄以为这么拉拢一下,刘裕应该就没啥意见了,可刘裕背地里早就开始准备了,起兵的事儿越忙越紧。 没过多久,刘裕找了个借口,说旧伤犯了,和何无忌坐同一条船回了驻地,俩人偷偷合计着怎么恢复晋室。刘裕拉上了他弟弟刘道规,还有何无忌、沛郡的刘毅、平昌的孟昶、任城的魏咏之、高平的檀凭之、琅邪的诸葛长民、太原的王元德、陇西的辛扈兴、东莞的童厚之,大家一起谋划起兵。当时桓修的弟弟桓弘是征虏将军、青州刺史,镇守广陵,刘道规正好在桓弘手下当中兵参军,孟昶是主簿。刘裕就偷偷派刘毅去江北,等起兵后,他们俩一块儿杀了桓弘;诸葛长民是豫州刺史刁逵手下的左军府参军,刘裕让他去杀刁逵,拿下历阳;王元德、辛扈兴和童厚之则在京城活动,当内应。到了这月底,刘裕以出去打猎的名义,把何无忌他们聚到了一块儿,总共一百来人。第二天一大早,京口(现在江苏镇江)城门一开,刘裕和何无忌他们就冲进去,把桓修给杀了。 刘裕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如何取胜的-刘裕击桓玄之战 (刘裕参军)(图1) 传檄文到京城,上面说:“治乱都是相互转化的,道理不会一直太平,那些狡猾的家伙胡作非为,有时候会遇到圣明的君主。我们大晋朝啊,这些年倒霉事儿一桩接一桩。隆安以来,皇室就没消停过。忠臣被虎狼一样的奸臣害死,贞良的人也遭了殃。逆臣桓玄,欺压百姓鬼神,在荆、郢一带拥兵自重,在都城里胡作非为。老天爷还没打算放过我们,这坏蛋的势力反而越来越大,一年多就把皇位给抢了。皇上到处流亡,没个安稳地方;国家神器丢了,祖庙也毁了。夏朝后羿被寒浞、豷篡位,汉朝王莽、董卓之乱,跟桓玄比,都算不上啥。自从桓玄篡位以来,快一年了,老天一直大旱,老百姓一点活气都没有。” 辅国将军刘毅、广武将军何无忌、镇北主簿孟昶、兖州主簿魏咏之、宁远将军刘道规、龙骧将军刘籓、振威将军檀凭之这些人,忠心耿耿,决心跟桓玄拼到底。益州刺史毛璩,在老远的地方响应,说要扫平荆楚;江州刺史郭昶之,接回了皇上,在寻阳安置了临时皇宫;镇北参军王元德他们,带着队伍占据了石头城;扬武将军诸葛长民,已经收集好义士,拿下了历阳;征虏参军庾赢之他们,在城里偷偷联络,当内应。大家齐心协力,各地都响应起来,当天就砍了桓玄的伪徐州刺史安成王桓修、青州刺史桓弘的头。 刘裕让孟昶守着京口,自己带着一千七百多人,驻扎在竹里(现在江苏句容北)。刘裕刚打下建康的时候,桓修的司马刁弘带着文武官员来救援。刘裕几句话就把刁弘给唬住了,刁弘只好带着人退走了。没过多久刘毅带着人赶到,刘裕赶紧让他把刁弘给杀了。 刘毅的兄弟刘迈,原来也在建康。刘裕起兵后,派了同谋周安穆去告诉刘迈,让他当内应。可刘迈这人胆小,表面上答应,心里根本不敢干。周安穆看穿了他的心思,怕事情泄露,赶紧回去报告刘裕。这时候桓玄正好任命刘迈当竟陵太守,刘迈不知道该咋办,正准备收拾行李上任呢。 刘迈看完信吓得要命,以为桓玄已经知道刘裕要造反了。第二天一早就把所有事儿都告诉了桓玄。桓玄听了大惊,先封刘迈当重安侯,可转念一想,刘迈没抓住周安穆,让他跑了,觉得这人不靠谱,又把刘迈给杀了。 桓玄让扬州刺史桓谦当征讨大都督(就是后来覆舟山那仗)。桓谦他们主张主动出击打刘裕,桓玄却说:“不行。他们兵来得快又猛,是豁出命来的。要是派水军去,打不过他们;万一要是输了,他们士气就上来了,咱们就全完了。不如把大军屯在覆舟山等他们。他们空跑二百里,到了地方肯定没力气,锐气也磨得差不多了。突然看见咱们大军,肯定吓一跳。咱们就按兵不动,别跟他们打。他们想打打不着,自然就散了。这是上策。”桓谦非要出击,桓玄只好派了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从建康向北去打京口。桓玄自从听说刘裕起兵,一直很担心,有人安慰他说:“刘裕他们那点人,能成什么气候?陛下您担心啥呀!”桓玄说:“刘裕可是个英雄人物,刘毅家里穷得叮当响,赌钱一把能输百万;何无忌是他舅舅刘牢之的外甥,跟他舅舅一个样。他们一起干大事,怎么能说成不了呢?” 刘裕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如何取胜的-刘裕击桓玄之战 (刘裕参军)(图1) 到了三月,刘裕和吴甫之在江乘(现在江苏句容北)遇上了。吴甫之是桓玄手下猛将,兵很厉害。刘裕拿着长刀,大喊着冲上去,一路杀过去,把吴甫之给砍了。刘裕追到罗落桥(现在南京东北),皇甫敷带着几千人来迎战,宁远将军檀凭之和刘裕各带一队人,檀凭之战死了,他的人也溃散了。可刘裕越打越勇,最后把皇甫敷也给杀了。 桓玄听说两个大将都死了,吓得不行,又派了桓谦和游击将军何澹之屯兵东陵(覆舟山东北),侍中、后将军卞范之驻军在覆舟山以西,总共两万人。刘裕让部队吃饱饭,扔掉多余的粮草,轻装前进到覆舟山以东,派老弱士兵上山,插满旗帜当疑兵,迷惑桓玄。桓玄赶紧派武卫将军庾赜之带精兵去支援各路人马。桓谦的士兵大多是北府兵,平时就怕刘裕,所以一点斗志都没有。刘裕和刘毅把军队分成几队,猛攻桓谦的军。刘裕带头冲锋,士兵们都玩命打,一个能顶一百个。当时东北风刮得正急,刘裕借着风放火,鼓声喊声震动了整个京城,桓谦被打得大败。桓玄不想再打了,带着儿子侄子坐船往南跑了。刘裕带着军队进了建康(现在南京),派各路将领去追桓玄。 刘裕进了建康后,驻扎在石头城,设立了留台官,在宣阳门外烧了桓温的神主牌位,在太庙里重新立了晋朝的新皇帝,表示自己是来救东晋的。还把桓氏宗族的人都杀了。桓玄当政的时候,晋朝留下的是个烂摊子,史书说当时“百官都松松垮垮,桓玄想整顿,大家都不听”。到了刘裕这儿就不一样了,大家都听他的,他“先用威严震住了朝廷内外,官员们都老老实实当差,两三天里,风气全变了”。在刘裕主持下,朝廷里确实有了点振兴的样子。 当初刘裕家里穷,有次跟刁逵赌博,输了三万,还不上钱,被刁逵绑在马桩上,受了好大屈辱。当时王谧去刁逵家做客,看见刘裕觉得这人挺不一般,就对他说:“你将来肯定是一代英雄。”王替刘裕还了赌债,刁逵才放了他。从这儿以后,刘裕就跟王谧成了朋友。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王谧虽然是桓玄的得力助手,刘裕也没动他。后来刘裕当了皇帝,对王家特别好,他们家好几代都没衰败。 当时也有不少人瞧不起刘裕,觉得他是个穷小子,出身低。比如尚书左仆射王愉的儿子王绥,本来是江东的大族。王绥年轻时候名气很大,对刘裕很不服气,这类人,刘裕后来都给收拾了。 桓玄兵败后,逃到了寻阳(现在江西九江东北)。当月,他挟持着晋安帝继续往西跑。刘裕、刘毅、何无忌、刘道规他们带着各路军队去追。桓玄留下何澹之等人守湓口(现在江西九江西北)。四月,刘裕被加封为督江州诸军事。同月,桓玄到了江陵(现在湖北一带),又派了庾稚祖、桓道恭带几千人跟何澹之一起守湓口。何无忌、刘道规的军队到了桑落洲(现在江西九江东北),何澹之立刻带着水师来迎战。何无忌知道自己人少,就集中兵力打敌人的薄弱环节,大败何澹之,一举拿下湓口,进了寻阳。桓玄把荆州的两万多人集合起来,向东进发,让梁州刺史苻宏当前锋,又派散骑常侍徐放先走,去劝降刘裕。刘毅、何无忌、刘道规他们带着不到一万人,从寻阳往西走。 五月,在峥嵘洲(现在湖北黄冈西北)跟桓玄的军队遇上了,刘毅他们以少打多,又借着风放火,打败了桓玄的主力,剩下的部队全跑散了,晚上烧了辎重逃走了。 义熙元年(405年)正月,刘毅他们到了江津,打败了桓谦、桓振,收复了江陵。三月,晋安帝司马德宗也到了江陵,下了诏书,里面说了一大堆,大概意思就是桓玄是坏蛋,现在把他打跑了,感谢大家之类的。 刘裕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是如何取胜的-刘裕击桓玄之战 (刘裕参军)(图1) 点评:这一仗啊,刘裕、刘毅他们人本来就不多,但能集中力量打敌人的弱点,最后赢了。


上一篇: 刘裕做了怎样的作战策划-为夺取击秦的胜利 (刘裕干了什么) 下一篇: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刘裕灭后秦之战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决定于两个方面的英文)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