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到底愿不愿意称帝-其实刘备不愿称帝 (刘备到底愿不愿意出征)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继大统,说的是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当刘备听说曹丕废汉自离,且汉献帝已经被曹丕杀死,悲伤不己,忧愤交加之下生病,政务全部交给诸葛亮打理,诸葛亮与众官员商议,推举...
《三国演义》里说刘备称帝,是被诸葛亮用病重的计谋给“逼”的——刘备去探望军师,随口说了“等你病好再说”,结果诸葛亮立马跳起来,屏风后头一群官员跪下,刘备这才知道中招,推脱不过只能登基。这故事听着挺戏剧性,但演义嘛,看看就好,正史里那档子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别被演义骗了,刘备称帝哪是“被迫”?他心里早就有数,而且为了坐上这个位置,连身边亲近的人都不留情面。当时反对他称帝的,可不止一两个,连他信任的亲信里,都有三个跳出来唱反调,结果呢?一个被贬官,一个被杀,还有一个最后憋屈死了。

费诗就是第一个倒霉的。这人刘备挺信任的,早年跟着刘璋,后来归顺刘备,还当过牂牁郡守。之前刘备当汉中王,封关羽、张飞他们四大将军,关羽不乐意黄忠跟他并列,也是费诗好言相劝,把关羽比作萧何、曹参,说黄忠是“一时之功”,才让关羽消气。可到了称帝这事,费诗却站出来反对,他对刘备说:“殿下您讨伐曹贼,是因为他们逼主篡位,现在大敌没灭,您就想自己当皇帝,大家肯定会心有疑虑。想当年刘邦先破咸阳,还推辞不当王呢,您连家门都没出,就想称帝,这不合适啊!”结果刘备直接不高兴了,给他扣个“忤逆”的帽子,贬到永昌当从事去了。
还有个叫雍茂的,跟刘巴一起劝刘备别急着称帝,说这样显得小家子气,缓一缓更好。刘备没听,没多久就找个借口把雍茂给杀了。这一下,本来想投靠刘备的远方人才,全都不来了——谁愿意跟着一个为了登基杀功臣的主子呢?
刘巴也反对,但刘备没动他,毕竟刘巴太能干了,民间有“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孝直子初亡一人则汉室难兴”的说法,子初就是刘巴。不过刘巴最后还是屈服了,给刘备写了称帝的诏书。虽然刘备让他当了尚书令,但第二年,刘巴可能因为雍茂的事心寒,抑郁而终。

所以你看,刘备称帝哪是“被逼”的?他早就想当皇帝了,为了顺利登基,反对他的人,该贬贬,该杀杀。雍茂死后,更没人敢拦他了。但代价也不小,刘巴这样的大人物都抑郁死了,原本想投奔他的四方人才,也全打了退堂鼓。这皇帝当的,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