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只杀了一个大将韩通-赵匡胤在这次改朝换代中 (为何只杀了一只老虎)

古往今来,凡是改朝换代都会伴随着社会动乱和流血冲突,会有大批的人命随之丧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种社会的动荡伤害最大的往往不是政变者本身,而是身处那个时代的百姓,五代十国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军阀割据,...

admin

改朝换代这事儿吧,自古就没少闹腾,打打杀杀,最后遭罪的永远是老百姓。五代十国那会儿,军阀割据,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老百姓过得那叫一个苦,对这种换皇帝的事,早就麻了,谁坐龙椅不关他们事,就怕一换朝代就跟着遭殃。

为何只杀了一个大将韩通-赵匡胤在这次改朝换代中 (为何只杀了一只老虎)(图1)

公元960年大年初一,开封城的老百姓鼻子一抽,好像又闻到这味儿了。民间正疯传一句歌谣:“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对五代人来说,这词儿听着耳朵都起茧子,谁当皇帝他们不管,就怕自家日子过不下去——以前每次换朝代,不都得先来场大屠杀嘛。所以这歌谣一传开,好多老百姓收拾包袱,准备往南跑。

歌谣里说的“点检”是谁?正是当时后周禁军的老大赵匡胤。这年初一,朝廷突然接到消息,说辽国和北汉要打过来了。小皇帝才八岁,两个辅政宰相一合计,让赵匡胤带兵出征。这就奇了怪了,史书上说民间都传疯了,皇宫里的人居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得不说,老赵这保密工作,做得是真溜。

为何只杀了一个大将韩通-赵匡胤在这次改朝换代中 (为何只杀了一只老虎)(图1)

赵匡胤带着大军出了城,在离京城四十里的陈桥驿驻扎。后面的事儿估计大伙儿都听熟了,就不多啰嗦了——老赵让人给他披了件黄袍,到了正月初五回京,摇身一变就成了皇帝。回城路上他特意下令:后周宗室和大臣一个不准杀,都得好好待着。就这么着,五天就换了朝代,时间短得离谱,代价也小,据说只死了一个大将。

这人是谁?为啥别人都没事,就他死了?这将军叫韩通,后周禁军侍卫司都点检,跟赵匡胤平级,也是柴荣临死前托付的大臣之一,手里握着京城的调兵大权。陈桥兵变的消息传到宫里,满朝文武都傻眼了,就韩通一个人,二话没撒腿就跑出大殿,想组织抵抗。结果半道上撞见了赵匡胤的手下王彦升。史书上说,王彦升看见韩通,啥也没说,举刀就砍。韩通哪挡得住,扭头就往家跑,刚进家门还没来得及关门,王彦升追上来,一刀结果了他。赵匡胤听说后挺生气,要收拾王彦升。

为何只杀了一个大将韩通-赵匡胤在这次改朝换代中 (为何只杀了一只老虎)(图1)

赵匡胤进城前可是下了令:不准杀人,对百姓大臣都客气点。他问王彦升:“我的话你没听见?”王彦升答不上来。赵匡胤火了:“按律该死,但我说过这次兵变不杀人,这次就饶你。”王彦升被撤了职,赵匡胤还厚葬了韩通,夸他是后周的忠臣。可没过多久,赵匡胤坐稳了龙椅,又让这个被撤职的王彦升接了韩通的官。这么一看,这事儿明摆着是老赵计划好的。

韩通这人吧,一说话就瞪眼,外号“韩瞪眼”,性格直鲁莽,人缘差得很。他肯定不会跟着赵匡胤起兵,这也是柴荣选他当托孤大臣的原因——这人靠得住,不会背叛。而且他有调兵权,要是让他把兵调起来,京城一乱,各地的节度使肯定趁机闹事,后周非得分裂不可,这可不是赵匡胤想看到的。所以他一直喊着“和平交接”,为了稳当,这个韩通,必须得死。

不管怎么说,这次兵变算是挺和平,老百姓没跟着受罪。后来赵匡胤又花了十几年,把那些割据的军阀收拾了,中国总算消停了,进了新时代。这事儿放整个历史上,都算个奇观吧。


上一篇: 西洋记第七十三回-碧峰长老慢逞能-佗罗尊者先试法 下一篇:正统三国时期的马超-勇武无双的蜀汉名将 (正统三国又叫啥)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