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为何生于三国乱世还能善始善终-探索贾诩的乱世求生之道 (贾诩为何能够善终)
很多人都不了解贾诩,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贾诩字文和,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最低调却让人深刻的谋士,生于乱世却能够活到七十七岁,官职到达三公之首大魏太尉,最后配享魏文帝庙,足见其乱世求生之道,也...
说到贾诩,三国里这位谋士可能没诸葛亮、司马懿出名,但本事真不小。
贾诩,字文和,甘肃武威人。三国那会儿,他可能是最低调的谋士之一,但让人印象深刻。乱世里能活到七十七岁,还做到大魏太尉(三公之首),最后配享魏文帝庙,这本事,光活着就够牛,更别说还混得这么好,可见他不仅会活,还特有能耐。
贾诩家底挺厚,祖上是写《过秦论》的贾谊,贾谊还跟过荀子的弟子张苍学过,妥妥的儒门正传。他从小聪明,遇事稳得住。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西凉那块儿也不太平,少数民族老来劫掠。有次贾诩和同乡回家路上,撞上反叛的氐族人抢东西,大家都吓傻了,贾诩倒挺淡定,跟氐族头目说:“我是段太尉的外孙,你们不杀我,能让我外公给你们送钱,还能以后合作。”氐族人觉得小孩儿不骗人,又怕得罪太尉,真放了他,还客客气气。结果同乡们全被杀了。这事估计让贾诩第一次明白,乱世里,活下来真不容易。

贾诩本来就是西凉人,董卓进京后瞎搞,废皇帝、立新君,结果天下一起打他。后来王允用美人计离间,董卓被吕布干掉,他那些旧部吓得要命,怕被朝廷清算,四散逃跑。贾诩当时也在董卓手下,怕被砍头,就劝李傕、郭汜他们别跑,抱团打回长安。没想到这帮乱军真听他的,真杀回长安,把城占了。李傕、郭汜本来就是土匪,进城就烧杀抢掠,长安乱成一锅粥。两人还抢地盘,一个抢皇帝,一个抓百官。贾诩从小学儒家那套“仁义礼智信”,看着这糟心事儿,只能暗地里帮着保护皇帝和百官。不过这俩混混也知道贾诩脑子好使,又怕他又敬他。

要说贾诩最狠的一招,肯定是帮曹操离间马超和韩遂那回。曹操多厉害,但马超能让他割袍断须,俩人在渭水边死磕,谁也占不着便宜。这时候贾诩出主意了:从内部瓦解!马超和韩遂本来关系不错,得用毒计。贾诩写封信给韩遂,开头先捧他几句,后面关键内容故意用手抹掉。韩遂一看,赶紧拿给马超看。马超本来就信不过曹操,见韩遂藏着曹操的信,还抹了关键部分,立马猜忌:韩遂是不是要投靠曹操?他急了,先下手为强,把韩遂给杀了。马超和韩遂是联合作战的,韩遂一死,马超这边立马散架。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赢了,这哪是兵力强,分明是贾诩那封“神秘抹掉”的信起了作用!

贾诩跟着曹操后,挺会来事儿。他知道曹操多疑,从来不跟外面的大官走得太近,也不死谏。他还帮曹丕抢了太子位,最后配享魏文帝庙,结局不错。贾诩还爱研究兵法,注解过《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看来是真勤奋,兵法学得好,脑子灵光。不过这跟儒家那套“仁义礼智信”差得有点远,但乱世嘛,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军事本事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