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他为曹魏做出过哪些贡献-张辽是如何成为曹操的部下的 (他为曹魏做出了什么)

张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在三国的局面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便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能人,比如后来成为曹魏第一名将的张辽,在这之前,张辽曾经效...

admin

张辽这事儿,你真以为他只是个猛将?三国那会儿,人才是真多,局面没定之前,就冒出来一堆能人,后来成了曹魏头号名将的张辽就是其中一个。之前他跟着吕布混,还跟曹操刘备交过手,这人吧,有勇有谋。那他咋就投了曹操,还成了曹魏第一猛将?他对曹魏到底有啥贡献?

张辽一开始是降将,在吕布手下干活,还跟曹操干过好几仗,刘备都吃过他的亏。虽然从第十一回出场到第十九回被俘,他一句话没说,但关羽早就看出他有两把刷子:一是忠义,二是武艺高强。下邳那仗,吕布全军覆没,张辽成了俘虏。吕布在那儿摇尾乞怜求活命,张辽倒好,破口大骂,后悔“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曹操当时就火了,拔剑要亲手砍了他。关羽和刘备赶紧求情,才保住小命。从那以后,张辽就成了曹操的手下。

他为曹魏做出过哪些贡献-张辽是如何成为曹操的部下的 (他为曹魏做出了什么)(图1)

当了战将,张辽有啥特点?前十回到第十九回吧,没见他具体打过啥漂亮仗。官渡、辽东、赤壁他都参与了,除了砍了蹋顿、射伤黄盖,也没啥出彩的。要不是关羽跟张飞说过“这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读者可能觉得他就是个跟典韦、许褚似的猛将,光会凭本事单挑,曹军里这种将领一抓一把,没啥特别的。不过后来仗打多了,张辽的特点慢慢就出来了,成了《三国演义》里曹军将领里的头号人物。

张辽第一个特点是“狠”,第五十三回体现得最明显。当时孙权围攻合肥,两军在城外摆开架势要决战。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一个“专”字就说明白了:擒贼先擒王。孙权围合肥好久,程普还带兵来增援,兵力比张辽多好几倍。想赢敌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干掉对方主帅。这就看出张辽的“狠”劲儿了。太史慈一看张辽直奔孙权,肯定不能干看着,挺枪就上,跟张辽打了起来。俩人打了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太史慈是东吴名将,当年跟孙策大战,威震江东,张辽能跟他打这么久,也印证了关羽说的“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说明张辽确实勇,这是第二个特点。

俩人打着呢,曹军的李典、乐进又跟东吴的宋谦、贾华打上了。宋谦被李典一箭射中心窝,掉下马。太史慈见自己人倒了,不管张辽了,扭头就往回跑。张辽带兵追着杀,敌军阵脚一下就乱了。眼看四散奔逃,张辽还记得“擒贼先擒王”,继续追孙权。幸好程普及时赶到,孙权才没被抓。主帅都跑了,士兵哪还有斗志?很快就被张辽杀得落花流水。

他为曹魏做出过哪些贡献-张辽是如何成为曹操的部下的 (他为曹魏做出了什么)(图1)

张辽赢了回来,犒赏三军,又下命令:“不许解甲宿睡。”手下人都嘀咕:“今天大胜,吴兵跑远了,将军为啥不卸甲歇会儿?”张辽说:“不对。当将军的,赢了别高兴太早,输了也别太愁。万一吴兵以为我们没防备,趁机偷袭,咋整?今晚防备得比平时还小心。”这又体现了第三个特点:慎。胜不骄败不馁,是好将领该有的素质。面对孙权的优势兵力,张辽没松懈,随时准备应对新情况。

果然,太史慈给孙权出主意:“我手下有个叫戈定的,跟张辽养马的后槽是兄弟,后槽被责骂怀恨在心,今晚让人送信,举火为号,刺杀张辽,给宋谦报仇。我带兵在外接应。”就在张辽吩咐手下别解甲睡觉的时候,戈定他们就在后寨放火了。张辽的命令还没传下去,出事了。

后寨火起,火光冲天,耳边全是“反了反了”的喊声,报信的人一个接一个。手下都慌了,喊:“外面喊声挺急,出去看看吧?”张辽这时候没乱。他出帐上马,叫了十几个亲信,站在路口。这是干啥?观察呢,分析呢,判断呢。这就是第四个特点:定,遇事不慌,头脑冷静。很快张辽就有结论了:“哪能全城都反?肯定是有人搞鬼想吓唬大家。”这判断准不准?准。接着他下令:“谁乱动先砍了!”这是稳住军心,处理突发情况对路。

没一会儿,李典就把戈定他们抓了,证明张辽的判断和部署没错。但险情还没解除。城外的太史慈不知道戈定他们已经被抓了,还按计划接应。突然“城外锣鼓喧天,喊声震天”。虽然城里稳住了,太史慈的接应没用,但张辽抓住机会,觉得“这是吴兵在外接应”,决定趁机打败他们。于是让人在城门放火,大家都喊“反了”,大开城门,放下吊桥。

这就体现了第五个特点:谋,会借势,将计就计。太史慈不知道是计,以为戈定他们成功了,挺枪就往城里冲,正好中计。“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赶紧往后退,身上中了好几箭。背后李典、乐进杀出来,吴兵折了大半,曹军追到寨前。”这仗太史慈死了,孙权撤军,张辽的合肥保卫战大获全胜。要说这回只是牛刀小试,那第二次合肥之战,就是张辽才能的综合展示了。

他为曹魏做出过哪些贡献-张辽是如何成为曹操的部下的 (他为曹魏做出了什么)(图1)

曹操远征汉中,留下张辽、李典、乐进守合肥。孙权占了皖城,带十万大军打过来。这时候曹操让薛悌送来个木匣,上头写着曹操亲笔的“贼来乃发”四个字。打开一看,命令是“孙权来了,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跟李典、乐进商量对策。张辽说:“主公远征在外,吴兵肯定以为我们好欺负。现在主动出击,跟他们死磕,挫挫他们的锐气,大家心里就踏实了,然后才能守住。”李典因为跟张辽关系不好,没吭声。

乐进看这样子,担心将帅打不起来,主动出击赢不了,建议守城。张辽说:“你们都只顾自己,不管公事。我今天自己出去迎敌,跟他们拼了!”李典被张辽说动了,表示听他指挥。张辽高兴地说:“既然曼成肯帮忙,明天你带兵埋伏在逍遥津北边,等吴兵杀过来,先断小师桥,我跟乐文谦攻击他们。”安排好了,就等孙权来。

孙权让吕蒙、甘宁当前锋,自己和凌统居中,其他将领陆续向合肥推进。吕蒙、甘宁很快跟乐进打上了。乐进假装败退,把孙权引进张辽的包围圈。张辽、李典杀出来直扑孙权。这时候孙权身边就凌统的三百多骑兵,人太少。面对曹军的猛攻,孙权吓得够呛,拍马跑过小师桥,侥幸逃命。凌统的三百多人全战死了,他自己也受重伤。吕蒙、甘宁被打得大败,伤亡过半。“杀得江南人都怕,一听张辽大名,小孩晚上都不敢哭”。

这一仗不仅体现了张辽之前的那些特点,还露出了第六个特点:合,会团结人,发挥团队力量。这是张辽以弱胜强的关键。他这些特点,三国里别的将领真没有,不愧是曹魏第一猛将。不过因为《三国演义》总捧蜀国贬魏,这么厉害的名将也当不了主角,只能当绿叶。但不管咋说,他智勇双全的本事,还是藏不住的。


上一篇: 赵云的墓为何从未被盗-三国时期的常胜将军 (赵云墓为何千年无人敢挖) 下一篇: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蜀汉曹魏相继灭亡 (为什么吴国会灭亡)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