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王允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光复汉室 (王允是什么人物)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十分严重,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而后,各地百姓风起云涌,自发地组织军队反抗政府,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执掌大权手握重兵,为了除掉他们何进秘密邀请董卓进京...

admin

东汉末年那会儿,天下乱得不行,各地军阀各自为政,老百姓没个安稳地方待,日子苦得没法过。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就纷纷拉起队伍自己干,反抗朝廷。朝里呢,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这帮宦官把持着大权,一手遮天,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后来何进偷偷请董卓进京想除掉宦官,结果宦官作乱的时代算是结束了,可董卓这头狼反而进来了,直接废了汉少帝,扶了陈留王刘协当皇帝,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他自己把着朝政大权不放。这局面下,尚书令王允看不下去了,决心为民除害,干掉董卓。

王允这人,字子师,老家在太原祁县。他们王家在当地可是响当当的名门望族,祖祖辈辈都在州郡里当大官,威信很高。虽然生在富贵人家,但他从小就不喜欢铺张浪费,天天就知道埋头读书,还坚持练武,身体练得倍儿棒。十九岁那年,王允就被推举当郡吏,还认识了一堆名士,当官的时候一直秉公办事,大伙儿都挺佩服他。

王允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光复汉室 (王允是什么人物)(图1)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得厉害,中央和地方都在卖官鬻爵,王允对这事气得不行。有个叫邓盛的刺史,早就听说王允的名声,特别佩服他的才学和为人,就请他到自己的府里当别驾从事。王允也挺欣赏邓盛的正义感,就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干,兢兢业业,从不抱怨,邓盛对他满意得不得了。在邓盛的提拔和宣传下,王允的名声越来越响,为他后来进朝廷当官打下了基础。

没过多久,朝廷的三公同时征召王允,让他以司徒高第的身份当侍御史。公元184年,全国到处都爆发了黄巾起义,王允这时候名声已经传出去了,朝廷就派他当豫州刺史,去打黄巾军。这一仗,王允打得特别漂亮,大获全胜。后来因为得罪了宦官中常侍张让,被张让整了好几次,关进大牢。没办法,王允只好改名换姓,离开洛阳。汉灵帝死后,王允赶紧回洛阳吊丧,结果被大将军何进看中了,先后让他当从事中郎、河南尹这些要职。没多久何进被杀,之前被密召的董卓、袁术他们立刻带兵进京,说要杀张让。张让、段珪他们挟持着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跑路,朝里的大臣们都吓傻了,没人管少帝死活。可王允不怕危险,赶紧派人跟尚书卢植一起去保护少帝,事后又把少帝接回宫。公元189年,董卓废了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就是献帝,王允被拜为太仆。看穿了董卓的野心后,王允觉得必须得想办法除掉他,表面上他装得挺老实,尽量顺着董卓,背地里却悄悄找人准备反董卓的事儿。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王允带着事先埋伏好的心腹亲兵,一下子就把董卓给干掉了。

王允是什么人-他为何没能光复汉室 (王允是什么人物)(图1)

杀了董卓这么大的功劳,王允成了头号功臣,朝廷赏他,老百姓也夸他。可慢慢的,王允就开始有点飘了,觉得自己功劳最大,每次群臣聚会都板着脸,端端正正坐着,特别严肃。面对人心涣散的西凉军,王允一开始想削夺董卓旧部的兵权,解散凉州兵,后来又犹豫不决,在取缔和安抚之间来回摇摆,结果被董卓的残部李傕、郭汜他们抓住了机会反扑过来。王允没顶住,最后被李傕给杀了,那年他才五十六岁。从董卓死到王允死,连四十天都不到。


上一篇: 形象如何-正史中的王允是什么样的人 (形象如何描述) 下一篇:为何还要拒绝西凉军的归降-王允实力不如李傕郭汜等人 (为何还要拒绝婚前同居)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