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为何会昏招百出?-王允在董卓死后 (为什么会有昏君)

在三国早期,除了张角董卓,还有一个名不转经传的司徒王允,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今朝座上客,他年阶下囚,世事无常,上一秒还是位极人臣,下一刻就身死族灭,这种事情在三国乱世里头比比皆是,今天...

admin

三国早期,除了张角、董卓,还有个司徒王允,这名字听着熟吧?

今朝座上客,他年阶下囚,这话搁三国乱世再合适不过。上一秒位极人臣,下一刻身死族灭,这种事多了去了。今天就聊聊王允和贾诩的“文和乱武”。

《三国演义》里有个桥段,王允用貂蝉搞了个美人计,挑拨吕布和董卓,最后成功策反吕布,点了董卓的天灯。

可谁承想,国贼刚除,王允这“屠龙英雄”自己倒变成了恶龙,开始把持朝政,还扬言要杀光所有凉州人。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惹怒了一个人——贾诩,也就是贾文和。贾诩一筹划,西凉铁骑十万大军反攻长安,王允直接跳了城楼。

每次读到这段,我都觉得挺吊诡的。王允杀董卓的时候,那叫一个机关算尽,步步为营,怎么杀了董卓后,好像突然脑子不好使了,昏招频出,把自己玩死了?

要是代入当时的情景,就会发现王允这些“昏招”其实有他的道理。

政敌虎视

咱们总觉得,杀董卓是朝廷上下一起干的,其实哪有那么团结?这事就是王允和他身边几个人偷偷策划的,朝廷里大多数人压根不知道。

而且这时候的大汉朝廷,虽然千疮百孔,但派系内斗一点没少。王允这人,在董卓提拔他之前,一直被朝廷大佬们排挤在外,根本进不了政治圈。说起来也讽刺,董卓才是他最大的靠山,没董卓,他啥也不是。所以杀了董卓后,他必须独揽大权,不能把权力还回去。

司徒的算盘

要是把权力还给三公九卿,他立马成少数派,大佬们肯定把他踢出去。那他苦心谋划,不就给别人白打工了?

正因为有这帮政敌盯着,王允处理董卓残部时出了昏招。按理说,董卓留了十万西凉铁骑,应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别把所有人都推到对立面。但王允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他不能赦免这些人。

你想啊,要是王允赦免了他们,他们成了正规军,会听王允的?肯定不会啊。这可是董卓一手带出来的部队,受董卓大恩,怎么可能跟王允?一旦洗白,政敌名正言顺拉拢过去,他还是死。

可不赦免,他们就不造反?

王允还真不怕。董卓一死,那些西凉将领一个个成了惊弓之鸟。这些将军家大业大,以前跟着董卓玩政治,心里算盘打得噼啪响,天天算利害得失。当官的谁想拼命?考虑的太多了。

主要是三个:牛辅,董卓的女婿;董越,董卓的侄子;段颖,董卓的恩人,段纪明的后代。

朝廷步步紧逼,董越说要报仇;牛辅主张投降;段颖这只老狐狸,一直拖着看热闹。

就这么一帮各怀鬼胎的货色,能威胁到朝廷?玩政治,王允还真不怕他们。

莽夫上台,局面失控

可后来发生的事,就邪门了。牛辅和董越争老大,内斗起来,董越被牛辅杀了。牛辅这个投降派,根本没想跟朝廷死磕,卷了金银细软带老婆孩子跑路,半路上被自己保镖黑吃黑。

这下好了,军团群龙无首,唯一有点脑子的领头人没了,剩下的就是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这些校尉。

这些人智商堪忧,没玩过政治,不懂算利害得失,朝廷一逼,他们跟牛辅一样,想解散军队跑路。

为何会昏招百出?-王允在董卓死后 (为什么会有昏君)(图1)

要不是贾诩出现,王允肯定能赢,对手实在太菜了。可他万万没想到,西凉那苦寒地儿,出了个贾诩这么个人精。

贾诩明白,他们离老家山高水远,解散军队还没到家,就被沿途官府抓了。所以他把利害摆出来,用恐惧把这帮乌合之众捏合到一起。之后又给他们画饼,说反攻长安。输了再跑,赢了就赚大了。

这话要是对牛辅他们说,肯定不理。那些人玩政治,不是李傕郭汜这种大老粗。什么输了再跑,赢了赚大了?贾先生,你是不是忘了“被朝廷打死”这一条?

这时候朝廷也不是空城计,有徐荣带着最精锐的南北军,徐荣可是完虐过曹操、孙坚的主儿,还有吕布的并州狼骑,长安城又坚固,未必会输。

结果西凉那帮人脑子集体掉线,被贾诩轻松忽悠去卖命。这王允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一手。领头人都死了,剩下的大老粗不懂政治,当然不按套路出牌了。

为何会昏招百出?-王允在董卓死后 (为什么会有昏君)(图1)


上一篇: 王允为什么不招降剩余的西凉军-在董卓被杀之后 (王允为什么不接受投降) 下一篇:吕布杀了董卓之后-王允为何没有收降董卓的部队 (吕布杀了董卓后去哪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