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王允为什么不招降剩余的西凉军-在董卓被杀之后 (王允为什么不接受投降)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允为何拒绝了十几万西凉兵归降的详细介...

admin
三国那会儿,董卓在长安被干掉后,他手下的西凉军可就成了没人管的大麻烦。王允当时觉得,董卓一死,西凉军早就散架了,根本不值一提。 董卓的军队当时攥在五个中郎将手里,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这五个人。段煨、胡轸、徐荣仨还算识相,表示愿意归顺朝廷,听汉献帝的,改邪归正。结果牛辅,董卓的女婿,还有董越,死活不降。可这俩自己还先掐起来了,牛辅把来找他商量的董越给杀了,吞并了军队,结果这货根本不是干大事的料,光会窝里斗。 牛辅一开始靠着自己那点人马,倒是把来讨伐他的李肃给打跑了,可他心里虚啊,怕压不住手下,自己卷着金银细软就跑了,半道上被手下人给黑了,脑袋被送到长安领了赏。这时候,董卓手下五大中郎将,三个归顺了,两个被干掉了,就剩牛辅手下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几个校尉了。 说实话,李傕、郭汜这些人就是几个小虾米,在西凉军里算中级军官,不是什么大人物,声望、实力都不够王允看的。所以王允压根没把这帮人放眼里,觉得他们就是一群散兵游勇,成不了气候,压根没想着去招降。 王允就派了董卓的老部下胡轸、徐荣,在新丰和李傕他们干了一仗。这其实就是西凉军自己人打自己人,结果辽东人徐荣战死了,胡轸带着部队投降了。这下李傕的势力反倒壮大了,他一路招兵买马,等打到长安的时候,手下已经有十几万人了。《三国志》里是这么写的:“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馀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十日城陷,与布战城中,布败走。” 王允本想让西凉军自己人斗自己人,结果倒好,李傕的人越打越多。最后这帮人只用了八天就把长安给打下来了。 还有个事儿,王允怕招降剩下的西凉军,将来尾大不掉,不好控制。 当时董卓一死,段煨、胡轸、徐荣已经归顺了朝廷,要是再把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些剩下的西凉兵收了,那西凉军在长安附近的势力还是最大的。万一他们再推个首领出来,带着这帮人造反,那对汉献帝的朝廷威胁可就太大了。 就算王允派个将军去收编他们,搞不好这帮人又会抱成团,变成一股谁也惹不起的势力。所以王允一直犹豫,没拿出个靠谱的法子,结果西凉军真的尾大不掉,反过来把长安给端了,他自己也跟着丢了命。 最后,王允还琢磨着个“驱虎吞狼”的招儿,想号召关东的袁绍、曹操、袁术他们带兵来打李傕这些西凉兵,借别人的手把西凉军灭了,自己坐收渔利。 当时就有人劝他,说这么干会逼得李傕、郭汜他们狗急跳墙,反咬一口,得不偿失。王允又犹豫了,这“驱虎吞狼”的计策还没来得及用,长安就被西凉军攻破了,他自己也身首异处。《后汉书》里记载:“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允议罢其军。” 其实李傕、郭汜他们本来都想着解甲归田了,结果关键时刻,被“毒士”贾诩给劝住了,给他出了个主意,这才改变主意,反攻长安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允为何拒绝了十几万西凉兵归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王允认为西凉兵在董卓死后,已经是一盘散沙,派出归顺自己的西凉军讨伐李傕郭汜等人,让他们自相残杀。

西凉军统帅董卓死后,他的军队主要由五个中郎将掌握。这五人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其中段煨、胡轸、徐荣三人表示归顺王允,听从汉献帝指挥,愿意改邪归正,而董卓的女婿牛辅和董越却拒绝归顺王允。可是两人又火并,牛辅将来找自己商量大事的董越杀死,吞并了他的军队,却不是干大事的料。

王允为什么不招降剩余的西凉军-在董卓被杀之后 (王允为什么不接受投降)(图1)

他先凭借自己的少数军队击败了恶前来讨伐自己的李肃,却害怕自己镇不住军队,独自带领金银细软逃跑,半路上被手下人暗害。他的首级也被带到长安领赏去了。这时,董卓手下五大中郎将,三个归顺王允,两个被杀,只剩下了牛辅手下的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几个校尉。

说实话,李傕、郭汜等人就是几个小虾米,在西凉军中属于中级军官,不属于高级将领,无论是声望、还是实力,都不被王允放在眼里。因此,王允认为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尚未归附的西凉余党已经是一盘散沙,没必要再招降了。

王允为什么不招降剩余的西凉军-在董卓被杀之后 (王允为什么不接受投降)(图1)

于是,他派出董卓旧将胡轸﹑徐荣在新丰和李傕、郭汜等人作战。这一战,属于西凉军内部火并,辽东人徐荣战死,胡轸率部投降。这下,李傕军队势力大振,他沿途收集部队,来到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人了。《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馀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十日城陷,与布战城中,布败走。

王允想让西凉军互相消耗,自相残杀的愿望落空,李傕军队反而越来越多了。最终,李傕大军仅仅用了八天就攻陷了长安。

其次,王允认为如果招降剩余的西凉军,害怕尾大不掉。

董卓被杀,段煨、胡轸、徐荣三人表示归顺朝廷,如果再收降剩下的西凉军,也就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那么西凉军势力还是长安附近最大的。如果再出来一个首领,成为西凉兵的首领,号令西凉兵,那么这将对西汉政权造成巨大的压力。

如果王允派一员战将,前去收编这些西凉军,他们也会可能联合在一起,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因此,王允在犹豫中,没有立刻给出可行性处置意见,最后导致西凉军尾大不掉,反攻长安。

王允为什么不招降剩余的西凉军-在董卓被杀之后 (王允为什么不接受投降)(图1)

最后,王允想利用关东兵和西凉兵火并,坐收渔翁之利。

王允害怕西凉军尾大不掉,就想出了一个“驱虎吞狼”之计。他想的是,号召关东军,如袁绍、曹操、袁术等人,带兵讨伐剩余的西凉兵,彻底消灭西凉兵,解决西凉兵隐患。当时有人劝说王允,说这样会引起西凉李傕、郭汜等人的反咬一口,逼反他们,得不偿失。于是王允犹豫了,还没有实行“驱虎吞狼”的计策,就被西凉兵攻陷长安,他也身首异处。《后汉书》中记载如下:

董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允议罢其军。

本来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准备解甲归田,关键时刻,被“毒士”贾诩劝谏,出谋划策,才改变主意,反攻长安的。


上一篇: 关羽与黄忠-谁更胜一筹 (关羽与黄忠谁厉害) 下一篇:为何会昏招百出?-王允在董卓死后 (为什么会有昏君)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