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朱元璋为何还要分封藩王-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明朝 (朱元璋为何还封他后代为靖江王)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分封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历史,对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毕竟老朱打天...

admin

最近又刷了一遍明朝历史,朱元璋的分封制,我之前一直觉得他就是想给儿子们当土皇帝,纯粹自私。毕竟老朱打天下那么费劲,26个儿子,除了朱标当太子,其他25个都封王,在地方上耍威风,看着就不像好事。

不过你要是仔细看看那张分封地形图,就会发现老朱不是瞎分的。除了想给儿子们找地方享福,他还有别的盘算呢。

朱元璋为何还要分封藩王-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明朝 (朱元璋为何还封他后代为靖江王)(图1)

先说第一个没想到,朱元璋其实是想让儿子们去守边疆的。以前我总觉得,老朱搞分封,就是不管中央死活,让儿子们在封地当土皇帝,皇帝根本管不住。但看地形图就明白了,他大部分儿子都分在北方,当时首都在南京,这些儿子不光是去北方享福的,更是去镇守边关的,这事儿可太重要了。

历史上大将镇守边疆造反的例子多了去了,老朱觉得只有自家人守边,大明才能安稳。东北那块儿,朱棣在北平,朱权在大宁,朱植是辽王守辽东,朱模是沈王在沈阳,朱松是韩王守开原。这些地方刚从元朝手里夺过来,是明朝和北元较劲的前线。朱棣当时在北平,位置相对靠南,作用没后来吹的那么神。

西北地区也不含糊,朱橞封谷王守宣府,朱桂封代王守大同,朱栴封庆王守银川,朱楧封肃王先守平凉后改张掖,朱棡封晋王守太原。这几位都是手握重兵,堵在长城正北面对付北元,地位不比东北那边的差。

内陆地区主要分在两湖和四川,朱梓是潭王守长沙,朱桢是楚王守武昌,朱柏是湘王守荆州,朱椿是蜀王守成都。还有个实验性安排,让养子沐英永镇云南。这些内陆王爵,守的都是山川要地,不是什么富得流油的地儿。

这么看,最苦最险的地儿,老朱都留给儿子们了。要么去北方跟北元死磕,要么在内地压着地方豪强。

朱元璋为何还要分封藩王-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明朝 (朱元璋为何还封他后代为靖江王)(图1)

那最肥的地方呢?都留给朱允炆了。朱元璋对这孙子还算不错,虽然这些诸侯王是麻烦,但短期来看,不削藩也翻不起大浪。除了那些边苦地方,剩下的平原良田、百姓殷实的地儿,全给了朱允炆。

这么安排,其实挺稳的。老朱不放心外人守边疆,历史教训太多了。汉高帝刘邦把韩王信分北方,结果人家投降匈奴还带兵打他;后来把好兄弟卢绾分北方,好兄弟也叛变了。不是一家人,总不放心,万一他们联合外人打自己家,后代能扛住吗?

我觉得这安排有利有弊,当时看肯定是利大于弊。反正怎么乱,都是老朱家的天下。

朱元璋为何还要分封藩王-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明朝 (朱元璋为何还封他后代为靖江王)(图1)

再说一点,封建王朝最爱折腾前朝的教训。秦朝觉得周朝分封不好,搞郡县;汉朝又觉得秦朝太集权,分封+郡县混着来;曹丕怕兄弟造反,又取消分封;司马炎觉得曹丕不对劲,结果封了一堆王,搞出八王之乱。南北朝大乱,隋朝又取消分封,唐朝想恢复分封,基本算失败了。宋朝彻底废除分封,把宗室摁在京城;元朝直接搞行省制度,算是郡县制2.0。

朱元璋建国后,自然吸取元朝不搞分封的教训。他觉得地方官不是自家人,不会给元朝卖命,江山才丢得那么容易。这话听着也有道理,毕竟老朱是当事人,最懂那个时代缺啥、需要啥。

朱元璋为何还要分封藩王-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明朝 (朱元璋为何还封他后代为靖江王)(图1)

分封制错了吗?也不能这么说。两千年封建史,一半时间在分封。周朝八百年,汉朝四百年,明朝也撑了两百多年,要说彻底错,好像也不太公平。普通人分不到地,文人当然要骂,真给个王爵,你看他还说不说分封制不好。

参考资料:《明史》


上一篇: 古代农民起义那么多-最后为什么只有刘邦和朱元璋成功了 (古代农民起义有哪些) 下一篇:朱元璋请大臣们吃饭-只有刘伯温不敢动筷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