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和珅连举人都没有考上-乾隆最后为什么会提携和珅 (和珅举荐)

还不知道,乾隆提携和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75年秋天,乾隆出游山东,坐在轿子里的乾隆闲来无聊,拉开窗帘往外一看,一个年轻的新侍卫出现在眼前,乾隆和他聊了几句,...

admin

乾隆是怎么看上和珅的?这事得从1775年秋天说起。那天乾隆去山东玩,坐在轿子里闲着没事,撩开窗帘一看,瞅见个年轻侍卫站在外头。乾隆就跟他聊了几句,问了问他的底细。

侍卫回话:“奴才26岁,钮祜禄氏,和珅。进宫当差三年多了,今年刚当上乾清门侍卫,头回跟着您出差。”

和珅连举人都没有考上-乾隆最后为什么会提携和珅 (和珅举荐)(图1)

乾隆

和珅说完,乾隆来了兴趣。倒不是他话多机灵,是他那态度让乾隆纳闷——一般人头回见皇帝,早就紧张得磕巴了,和珅倒好,站得笔直,说话不慌不忙,恭敬里带着股子从容,听着就舒服。

乾隆又问他读过书没,和珅说:“18岁那年参加过乡试,没考上。”

乾隆问:“那你还记得当年的作文吗?”和珅说:“记得啊。”说着就边走边背,八年前写的乡试作文,居然从头到尾背得一字不差。

乾隆一听,心里直呼“这小子可以啊”,跟王熙凤第一次见到小红似的,觉得这侍卫不简单。当即就让人查查和珅的背景。 和珅连举人都没有考上-乾隆最后为什么会提携和珅 (和珅举荐)(图1)

和珅

一查,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他爹常保当过福建都统,可惜死得早,家里后来就败落了。三年前靠着亲戚关系进了宫,当了个侍卫,混了三年才混到乾清门,这次是头回跟皇上出差。

乾隆一看,和珅家底干净,挺满意,就试着让他办几件事。这次去山东,路上的吃住行、跟地方官打交道、买特产,都交给和珅。几件事办下来,乾隆发现,这小子不光会来事儿,能力还特别强,以后能大用。

见面才三个月,乾隆就提拔和珅当了御前侍卫兼副都统。和珅原来是从五品的小侍卫,直接连升六级,成了正三品大员。这运气,挡都挡不住啊。第二年正月,27岁的和珅又升了户部侍郎;三月进了军机处;四月兼了内务府大臣,直接成了乾隆的大管家。

和珅这升迁,哪是芝麻开花啊,简直是坐火箭。整个历史上,升得这么快的,真找不出第二个。那问题来了,和珅凭啥让乾隆这么赏识,一年就平步青云呢? 和珅连举人都没有考上-乾隆最后为什么会提携和珅 (和珅举荐)(图1)

和珅

乾隆晚年啊,心里头有两个疙瘩,和珅正好给他解了。

老爷子那时候,被两件事愁着:一是想自己说了算,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二是自己花钱的地方多了,又不想给老百姓加负担。他特别需要个“拐杖”,或者说贴心秘书,不光能帮他处理政务,还能帮他搞钱。这人还得没背景、没派系,才肯听他话;还得有能力,能真解决问题。

和珅连举人都没有考上-乾隆最后为什么会提携和珅 (和珅举荐)(图1)

乾隆

和珅正好戳中这两点。

后来和珅写过句诗“怀才误此生”,他确实有这资本,乾隆想不用他都难。

第一,和珅有文化,有才。他上的咸安宫学,那是清朝的“清北”,招生严,教得也好,能进去的都是聪明人。这学校专门培养朝廷人才,课程全是干货:经史子集、书画、满汉蒙藏四种语言、骑射、火器,啥都学。和珅在那儿挺刻苦,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时,满汉蒙藏四门语言全会,骑射也不差,尤其“兼精满汉”——那时候朝廷重要文件都用满文,好多汉臣看不懂,就被卡在高层外面,和珅这本事就值钱了。

和珅连举人都没有考上-乾隆最后为什么会提携和珅 (和珅举荐)(图1)

和珅

大清的财政、文化、军事、外交,和珅都掺和过。到了乾隆晚年,大臣里能精通满汉又有眼光的,就数和珅一个,连英国使臣马戛尔尼都夸他:“态度和蔼,认识深刻,真是个成熟的政治家。”

不光有才,和珅兴趣爱好还广,琴棋书画样样都行,跟乾隆兴趣相投。更关键的是,他情商高,总能摸透乾隆的心思,让老爷子天天乐呵呵的。

第二,和珅会赚钱。内务府是乾隆的小金库,以前老是入不敷出,老爷子想干点私事,经常“囊中羞涩”。但和珅一上手管,没两年就扭亏为盈,钱哗哗地进来了。

所以说啊,和珅这小子,有才又会来事儿,还会给皇上搞钱,乾隆想不重用他都难。他是乾隆王朝的必然产物,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重量级推手。


上一篇: 古代举人到底是什么学历-现代的研究生比得过他们吗 (古代举人到底怎么称呼) 下一篇:范进中举前都经历了什么样人生-为何一个举人就能让他发疯 (范进中举之前)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