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请朱元璋吃了一顿全鱼宴-朱元璋为什么大怒 (知府请朱元璋吃了一顿全鱼宴)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年轻时受过官府的气,所以对贪官非常的痛恨,他当皇帝后,对自己的臣僚要求非常苛刻,要求他们当好父母官...
说到朱元璋,大家第一反应是不是那个从放牛娃一路干到皇帝的狠人?明太祖朱元璋嘛,穷苦人出身,年轻时没少被官府欺负,所以当了皇帝后,对贪官那是恨到骨子里了。
他对自己那帮臣僚要求特别严,天天念叨着要做“父母官”,给老百姓办实事。你要是敢不勤政爱民,哪怕贪了一点点,轻则打板子,重就直接砍头。要是贪污超过60两白银?那更别想,直接剥皮塞草,挂在衙门口当警示牌,想想都瘆得慌。
就这么着,朱元璋当了三十多年皇帝,因为贪污被砍头的官员,加起来得有15万多人,这数字现在看都觉得吓人。
据说每次有京官要外派,朱元璋都把他们拉到皇宫边上一口井旁,苦口婆心地说:“出去做官啊,要是规规矩矩,就像守着这口井,井水不多,够养家糊口。可你要是起了贪心,从外面往井里灌水,灌满了就得加井台,井台一塌,水就漫出来了,你这乌纱帽也就没了。”
被这么一吓,不少官员到任后,都在官衙院里立了块石碑,刻个大大的“警”字,天天看着提醒自己。还真有不少人因此安分守己,廉洁为官。
常州有个郡守叫许度,刚到江南就迷上了太湖白鱼。有一天,他审了个渔民告渔霸的案子,那渔霸横行乡里好几年,许度秉公执法,把渔霸给办了。渔民们感激得不行,特意挑了几条又大又肥的太湖白鱼送到许府。
许度看着那鱼,喉结都滚了滚,但还是硬着头皮拒绝了。渔民懵了:“大人不是最爱吃太湖白鱼吗?我们挑的都是最鲜的,是不是礼物太轻了?”
许度说:“这不是几条鱼的事,我收了就是受贿,搞不好就得被革职。你们真想谢我,不如教我织网打鱼,我自己能捞,不香吗?”
渔民一听,明白了许度的苦心,也为他的清廉感动,立马答应了。许度可不是书呆子,没几天就学会了撒网捕鱼,一有空就自己驾船去太湖,隔三岔五就能吃到白鱼。

那帮被罚的渔霸不乐意了,偷偷凑钱找人给京城言官写了封告状信,说许度贪污受贿,天天在家吃白鱼。言官接到状子,二话不说就弹劾了许度。
朱元璋把这事记在心里。没过多久,朱元璋真到江南巡访,还特意在常州待下了。皇上驾到,许度哪敢怠慢?可招待皇上这事儿难办啊——丰盛点吧,俸禄不够;太寒酸吧,又怕犯“大不敬”。
琢磨来琢磨去,许度干脆摆了桌全鱼宴。等陪皇上到餐厅,朱元璋一看满桌鱼,脸立马沉了,一拍桌子:“大胆许度,你可知罪?”
许度吓得直哆嗦,但还是答:“圣驾亲临,微臣招待不周,请恕罪。”
“还狡辩!”朱元璋更气了,“你那点俸禄,买得起这么多太湖白鱼?这些年贪了多少银子?”
“冤枉啊皇上!”许度心一横,“这些鱼不是买的,是臣自己打的!”
“堂堂四品官,还自己驾船打鱼?”朱元璋反讽。
“皇上不信,臣带您去看!”许度说。
朱元璋心想,看你还能玩出什么花样,点头答应了。只见许度驾着小渔船进太湖,撒网、收网,不一会儿就捞上来几条大白鱼。看着许度满头大汗的样子,朱元璋信了。
回宫后,朱元璋心情大好,赏了许度百两银子,还把他树成廉洁典型,到处宣传。这下各地官员都学许度,不少官员还学会了种地、养殖,成了“两栖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