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何不和西夏联合对抗辽国-宋辽夏三国鼎立 (宋朝为何不和亲)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憋屈的年代,虽然号称是大一统的中央王朝,但实际上从建国开始,就一直没能收回燕云河北之地,而后来更是被西夏占去了...
宋朝这事儿,说来挺憋屈的。虽说号称是大一统王朝,但其实从建国起,燕云河北地就没拿回来,后来西夏又占了河西走廊,就是现在的西北。南边的大理南诏倒威胁不大,真正能叫大敌的,就西夏和辽国这两位。西夏吧,国力弱,顶多算给宋朝添堵的“断臂之痛”;辽国可就不一样了,有灭宋的潜力,妥妥的“心腹之患”。
那问题来了,宋夏辽三国乱战的时候,宋朝为啥不拉上西夏一起打辽国呢?
首先啊,宋朝其实没那么弱,甚至可以说是当时的头号强国。很多人觉得宋朝老被外敌打,又没像汉唐那样扩张,肯定很弱,连西夏都搞不定。但事实是,宋朝打不过西夏是真,但不弱是真。澶渊之盟的时候,宋辽约了兄弟之国,宋朝是兄,辽国是弟——说白了,辽国人自己都认大宋当老大。后来百多年,宋朝和辽国一起衰,这“兄弟”关系就一直拖着。西夏虽然难缠,但毕竟国小民弱,跟宋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这就怪了:宋朝军事不行,但国力绝对是第一。辽国和西夏跟宋朝打,短期他们占便宜,长期对峙,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网上为啥有人说宋朝胜率超70%?就是因为宋朝“抗揍”,拖都能把对方拖垮。所以这两个国家嘴上硬,心里其实挺怕宋朝的。这就导致个现象:看着宋朝和西夏好像都打不过辽国,该联手,结果宋朝反而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反倒被俩人合伙对付。
再说说打仗这事儿,宋朝君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不爱打仗的朝代之一,为啥?因为打仗太亏了。看着农耕民族跟游牧民族打,中原好像占不到便宜,但打仗总得讲成果吧?一味花钱没成果,这仗谁打下去?比如汉武帝打匈奴,除了抢战略空间,还掠了好多牛羊马匹和战俘,这些都是生产力,成果大于付出。到宋朝就不一样了,自己经济发达,但军事上攻不下城略不了地,就算联合西夏打辽国,大概率也是打平,燕云地还是收不回来。宋朝君臣普遍觉得,打仗是入不敷出,自然不爱干。
还有一点挺关键的,宋朝对西夏的态度。清朝末年慈禧说“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被骂到现在,但传统统治者心里,多少有这意思。宋朝、西夏、辽国的关系,就有点这意思。辽国比宋朝建得还早,一直跟宋朝死磕,宋人习惯了。西夏不一样,原本是宋朝的一部分,后来反叛了,这相当于“家奴”造反。要是宋朝跟西夏能合作,岂不是告诉国内其他人:造反就能当诸侯?宋朝统治者肯定不愿意挖自己统治的坑,所以哪怕现实利益上该联合西夏打辽国,他们多半也不干。北宋那会儿,宋朝对西夏的敌意可比对辽国大多了,自然不愿意跟西夏联手,哪怕目标是辽国。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关系,底色就是谁强谁弱,互相认不认。宋朝当时国力最强,辽国和西夏都是游牧起家,大的方向就是俩人一起对付宋朝,这点再怎么外交也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