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明朝灭亡和他的关系有多大-历史上的朱由检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朝灭亡和他国的关系)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朱由检,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京城,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来到皇宫后山,寻了一棵歪脖子老树,挂了上去,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了却一生,此时的他,年...

admin
明朝那个最后吊死在煤山的皇帝朱由检,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个亡国之君,其实他这辈子,挺让人唏嘘的。公元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走投无路的崇祯跑到后山,找棵歪脖子树就上吊了。才三十三岁啊,正是男人最有劲儿的年纪,却国破家亡,成了历史书上又一个叹号的亡国之君。

本该是干一番大事儿的年纪,最后却落得这么个下场。

朱由检十七岁当皇帝的时候,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天启皇帝一死,他接过大明,心里憋着股劲儿,非要中兴这个王朝不可。也是,年轻人嘛,谁没点雄心壮志?他先是把魏忠贤那帮阉党给端了,接着又用袁崇焕,在辽东跟后金干了几仗,甚至还喊出“五年平辽东”的口号。那时候的朱由检,简直就是大明的希望啊。

明朝灭亡和他的关系有多大-历史上的朱由检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朝灭亡和他国的关系)(图1)

可惜啊,这高光时刻,不过是回光返照。折腾了十七年,大明还是亡在他手里了。

有人说,这能怪朱由检吗?明朝那时候烂到根儿了,天灾人祸一起来,换谁也救不活。这话吧,一半对一半不对。朱由检接手的明朝是烂,但还没烂到死透,他其实还有机会,结果自己一步步把路走窄了。

先说这烂摊子。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朝廷里党争打得不可开交,乱成一锅粥;辽东那边,努尔哈赤又崛起了,成了明朝最大的麻烦。天启皇帝更绝,当了七年木匠,朝政全扔给魏忠贤,阉党和东林党斗得你死我活,朝堂乌烟瘴气。传到朱由检手里,这大明就像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国库被万历三大征掏空了,卫所制度废了,军队拉胯,朝廷里全是各党派的眼线,想动刀子难如登天。

明朝灭亡和他的关系有多大-历史上的朱由检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朝灭亡和他国的关系)(图1)

更要命的是天灾。小冰河时期一来,北方连年大旱,动不动就赤地千里,老百姓没饭吃,只能啃树皮、吃观音土。瘟疫跟着来了,到处都是饿殍和逃难的人。朱由检看着那些赈灾折子,估计头都大了——国库空得连老鼠都哭,就算从江南调粮,到了百姓手里也被层层扒皮,剩不下多少。活不下去,可不就得反吗?陕西、河南一带,李自成、张献忠带着人闹了起来,大明又多了一口吸血的刀。

要说天灾人祸是主因,朱由检确实有点冤。但他自己的问题,也不小。

第一个大错,就是战略重心全偏到辽东了。他刚上台灭了魏忠贤,就一门心思要搞定皇太极,复辽东。袁崇焕拍胸脯说“五年平辽”,他信啊,把国内资源全往辽东砸,搞了个关宁锦防线。结果呢?后金虽然没打过山海关,但皇太极绕道蒙古照样能打到北京。关键是,国内的农民起义才是心腹大患啊!洪承畴在陕西都快把李自成、张献忠打绝户了,结果皇太极一来,不得不回师勤王,这才让李自成有了喘息的机会。

第二个错,太好面子,错失好几次翻盘机会。张献忠被打得快投降了,朱由检听说人家有“诚意”,居然让杨嗣昌别赶尽杀绝,还说什么“不能寒了他的心”——之前张献忠挖了朱家祖坟,他可是要扒皮抽筋的主儿,转头就忘了?结果张献忠缓过劲儿,又反了。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快打到北京了,朱由检想迁都南京,保个半壁江山,又怕人说“没骨气”,硬是没迁。后来李自成主动示好,说愿意打后金换封王,朱由检觉得“堂堂天子怎么能跟贼寇妥协”,又拒绝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明朝灭亡和他的关系有多大-历史上的朱由检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朝灭亡和他国的关系)(图1)

第三个错,也是最致命的:能力一般,还爱瞎指挥,还不敢担责。打仗是专业活儿,他偏要掺和。松锦之战,洪承畴本来想靠工事耗死皇太极,朱由检怕他拥兵自重,非下死命令“不进者死”,硬逼着明军硬刚,结果全军覆没,洪承畴被俘。潼关之战,孙传庭敌强我弱,想避战,朱由检又猜忌他,催着出战,孙传庭只能以卵击石,战死沙场。孙传庭可是明朝最后的顶梁柱啊,亲手抓过高迎祥,打垮过李自成,结果死了连个谥号都没有,子孙也没福荫。明史都说“传庭死,而明亡矣”,可忠臣死得这么冤,朱由检却觉得是“诸臣误朕”。

写了多少“罪己诏”,到死都没觉得自己错,净怪别人了。

明朝灭亡和他的关系有多大-历史上的朱由检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朝灭亡和他国的关系)(图1)

朱由检这辈子,确实勤政,每天批奏折到深夜,过年都不休息。可治国光勤政有啥用?没大局观,没识人眼光,还死要面子,不敢担责。这样的皇帝,配上一个烂透的大明,不亡才怪。


上一篇: 明朝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何-如果穿越回去又会是什么样的 (明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下一篇:同样都是明朝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谁更加厉害一些 (明代明朝一样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