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宋代政治史之奥秘-什么是宋朝的祖宗之法 (揭开宋代政治纲领)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什么是宋朝的祖宗之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论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各层级权力结构的分立与集中、守内虚外格局的展开、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官僚机制运作过程中上下左右的...
今天来聊聊宋朝的“祖宗之法”,这玩意儿在宋代政治里简直无处不在,想搞懂宋朝的兴衰,绕不开它。
你看宋代中央集权是活是死、权力结构是分是合、“守内虚外”怎么搞、文武怎么制衡、官僚系统怎么运转,甚至宋朝最后为啥衰亡,处处都绕不开“祖宗之法”这四个字。
可以说,宋代好多事儿的关键就在这儿。要是没搞懂“祖宗之法”,就别想真正看透宋代政治的弯弯绕绕,也摸不准宋代制度的门道。
宋人心里的“祖宗之法”,说白了就是个核心精神稳当、但涉及面特广的大杂烩。既有治理国家的大方向,也有统治者该有的办事态度;既有那些管着平衡制约的规矩,也有不同层级的具体章程。说到底,这是当时的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搅和在一起的结果,出发点就一个:防患未然,主要目标就是让政局和社会稳稳当当的。
其实历代开国都会搞点本朝特色的律令,也叫“祖宗之法”甚至“祖宗圣训”,拿祖宗的规矩当办事标准,前朝也有。但像宋朝这样,把它捧成至高无上的原则,当成朝代的神圣口号,大到朝廷决策,小到官员任命,动不动就搬出“祖宗之法”,那真是玩得最溜的。后来元明清几朝,也受这个影响挺深。
宋代提“祖宗之法”说法还挺多,比如“祖宗法”“祖宗家法”“祖宗之制”“祖宗典制”啥的,但都一样,就是推崇本朝前几代帝王法度里一以贯之的精神。把太祖太宗那会儿的法度和精神概括起来,叫“祖宗典故”“祖宗之法”,当成治国标杆,是从北宋真宗时期开始的。最早提这个的,应该是李沆、王旦这些有名的贤相,还有一批想好好治理国家的士大夫。
虽说当时有士大夫拿《诗经》里周武王“绳其祖武”、成王“率由旧章”这些话当理论依据,但“祖宗之法”提出来,真不是光为了发扬儒家理念,更多是长期琢磨出来的。怎么让宋朝长治久安,别成了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这事儿一直压在宋初统治者心里。从宋太祖开始,就老跟大臣聊子孙后代得守住开国法度的事儿。
比如绍兴初年,宰相吕颐浩就跟宋高宗提过,太祖跟赵普商量事儿时写过上百封信,里面有句:“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开宝九年太宗即位时也明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太宗自己虽然老被非议,作风跟太祖也不太一样,但他凭本事继承了稳定趋势,没让国家再分裂。从宋朝“文治”传统看,太宗影响比太祖还直接。太平兴国八年,太宗跟大臣说:“中国自唐季分裂,五代尤其短命,大臣子孙很少能守住祖业。朕虽然比不上圣贤,但天天求治,不敢偷懒,特别戒备贪玩好色,就是想让老天看着,也为子孙长远打算,让皇位传得久,大臣也能世袭禄位。”至道元年,太宗立太子赵恒,还特意改名,拍着他后背说:“名此,欲我儿有常德,久于其道也。”这事儿对真宗影响特别大,后来有人建议改旧政策,他就拿这个当理由拒绝。
宋真宗即位后,制书里就说:“先朝庶政,尽有成规,务在遵行,不敢失坠。”后来仁宗乾兴元年即位赦说“夙侍圣颜,备承宝训,凡百机务,尽有成规,谨当奉行,不敢失坠”,英宗嘉祐八年即位诏也说“夙奉圣颜,备闻圣训,在于庶政,悉有成规,惟谨奉行,罔敢废失”。这些话可不是表面文章,直接给当时的政局定了调。
北宋建国后,主要就是纠正前朝弊端,防着出乱子,搞了一套针对性强、讲究实效的治国方略。通过分阶段集中目标、先抓大纲、重在平衡制约,比较平稳地实现了中央集权,显示出乱世里成长起来的统治者越来越成熟,也让宋朝跟五代王朝的开国气象不一样。不过北宋前期的制度,不是画好蓝图全盘改造的,而是根据新形势,在中晚唐制度基础上慢慢改,有继承也有革新。
其实宋朝的“祖宗之法”,既不是一开始就完整定好的,甚至也不是太祖太宗两朝就搞完的,这不是一两个祖宗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融合、确认才丰富起来的。晚唐五代社会巨变,士人里“清流”“浊流”“文学”“吏治”这些老分野被冲击得厉害。北宋前期决策层虽然很多是进士出身,但多数擅长办事,有实践经验,理念色彩不浓,更关心现实政治,空泛的道德问题反而不太上心。
这些人里,多数以纯诚勤勉、稳重低调出名,比如“寡学术”但“习吏事”、果断深沉的赵普,“周知大体,多识旧章”、谨慎的吕端,“居位慎密,动遵条制”、爱防微杜渐的李沆,还有被赞“有华国之文,负经邦之业”“以儒学吏才张为国器”的王旦,他们对“祖宗之法”的形成和提炼,出了大力。他们既是“祖宗法度”的制定者,也是忠实维护者,可以说他们就是“祖宗之法”的一部分,是“活”的体现,“祖宗之法”很多时候就是通过他们言行贯彻下去的。
不过“祖宗之法”被当成神圣整体后,宋人对它的理解越来越死板、僵化,建国初期那种实在、务实的劲儿反而发扬不开了。真正想为天下做事、有魄力的改革家,反倒被猜忌,觉得他们触犯了祖宗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