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英国的天才-老皮特被称为-英国首相皮特父子-小皮特开启了英国的新时代 (英国的天才 BBC纪录片)

疯癫的国王乔治三世在位六十年,留给后世无数谈资,从他1760年登基到1820年去世,英国先后经历了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目睹了旧秩序的剧烈动荡,又迎来了新帝国的曙光,这漫长的六十年没有...

admin

乔治三世这疯癫的国王,在位六十年,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聊资。从他1760年登基到1820年去世,英国先是碰上了美国独立战争,接着又卷进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眼瞅着旧秩序天翻地覆,新帝国又要冒头。这六十年英国政府根本没歇过,首相换得走马灯似的,你刚下台我又上台。他们这么一通折腾,英国没丢北美殖民地,也没掉进法国大革命的坑,反而借着美国独立的机会,在北美捞了新生意,法国大革命倒让国内更团结了。

这十来个首相里,有一对父子特别扎眼。老爹能说会道,说话跟打鸡血似的,儿子却小心翼翼,做事稳得很。性格看着天差地别,可骨子里都流着搞政治的血,注定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一笔,连名字都一模一样——威廉·皮特(WilliamPitt)。为分清大小,一个叫“老皮特”(William Pitt the Elder),一个叫“小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皮特家可不是什么豪门望族。老皮特的爷爷托马斯·皮特(ThomasPitt)在东印度公司混过,当过马德拉斯(现在印度金奈)的总督。有次他拿13.5万英镑卖了一颗钻石,得了个“钻石皮特”的绰号,算皮特家最早出名的人。托马斯·皮特回国后进了议会下院,他儿子们后来也当了议员,或者在军队里混。所以1708年老皮特出生时,这小家已经有点名头了。

英国的天才-老皮特被称为-英国首相皮特父子-小皮特开启了英国的新时代 (英国的天才 BBC纪录片)(图1)

疯癫的皮特家族:痛风与精神病的困扰

1719年,11岁的老皮特进了伊顿公学。他一开始好像没打算从政。虽说伊顿是培养好人的地方,但他可没留下好印象,甚至特讨厌这里,后来回忆说这地方更适合脾气暴躁的小屁孩,哪是什么绅士待的地方。

当时公学校园里欺凌、酗酒、同性恋那套玩意儿够呛,最要命的是,皮特从这开始痛风,一辈子遭罪。身子骨不行,后来只好从牛津退学。不知道是不是想锻炼身体,他跑去当了兵,慢慢跟第一任科巴姆子爵(LordCobham)混熟了,慢慢有了想搞政治的心思。

p> 可政治从来不是治病的药,说不定还让病更重。老皮特擅长演讲,一说起来就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特能打动人。但他又倔又拧,脾气还怪,身边跟着的人没几个。1766年他当上英国首相,结果就两年任期内,局势好像把他性格里偏执那面给逼出来了,登顶政治生涯的同时,把自己攒的声望也败光了。他不仅以身体不好不见大臣,连国王召见都不理。同事说他“一会儿跟在山顶上激情澎湃,一会儿又掉谷底意志消沉”,“跟疯了一样”。有人琢磨,他怕是不仅痛风,精神上可能也有点毛病。

老皮特最爱的妹妹安·皮特因为精神病死家里,另一个妹妹伊丽莎白也有精神问题,他侄子第二任凯末福特勋爵(The 2nd LordCamelford)托马斯·皮特,因为暴力倾向太强,也被当成了精神病。老皮特的熟人谢尔本伯爵(The Earl ofShelburne)说:“这一家子可疯得不轻啊。”

要说痛风和精神病影响了老皮特的性格,耽误了他政治路,他二儿子小威廉·皮特跟老爹经历太像了。俩人都是次子,身子骨都不好,一辈子被痛风折磨,也都因为健康问题没读完大学。小皮特没参加剑桥毕业考试,不过幸好他爹当时已经封爵,按贵族特权,他可以免试毕业。

小皮特的痛风,估计是跟老爹学的。他生下来就弱不禁风,加上老皮特对公学教育不满,小皮特从小在家上学。后来进了剑桥,一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待着。但跟老爹不一样,小皮特性子温和,做事严谨,还有点幽默感,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年轻。他妈妈格林维尔家(小皮特母亲的家族)那种严肃细腻的劲儿,盖过了皮特家的疯癫热情,在小皮特身上占了上风。

可痛风对他的影响还是大。当时治痛风的法子是猛喝酒、少吃肉、少动弹。小皮特照做,杯子不离手。有段时间人们叫他“三杯皮特”,意思是他差不多拿酒当饭吃。现在看皮特的画像,他脸盘清秀,身材瘦削,风度翩翩,但这可能都是病把他身子掏空了,是长期营养不良、越来越瘦的结果。毫无疑问,当时的治法对他真病因一点用没有,反而让身体更糟。

小皮特不像老爹那么张扬,看着不像疯子,但他沉稳多虑的性子,让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上首相后,他老沉默,有点孤僻。加上他一辈子没结婚,难免让人瞎猜。那个在剑桥偶尔讲个冷笑话的小伙子,面对政治的钢丝绳,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他先是跟着反对派骂当时的诺斯政府,诺斯下台后赶紧加入了不受辉格党待见的谢尔本政府。三个月后谢尔本死了,乔治三让他组阁,他没答应。他知道自己在下院没足够支持,难服众,急急忙忙上台未必有好结果。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敌群众基础比他好。在小皮特看来,要是政敌没机会试试,他上台了就得挨骂;可他们试过了又失败了,那就是他上台的好时机。克拉夫顿公爵(TheDuke of Crafton)在日记里写:“这小子会看时机,自己有野心,却能拒绝这么个好机会,普通人可下不了这个决心,真不赖。”

小皮特这份“心机”,对想当个厉害领袖的人来说,可能还真少不了,但也让他的人生少了点普通人的色彩。一度要跟他结婚的奥克兰勋爵(TheLord Auckland)的女儿伊利诺·埃登(Lady EleanorEden),被小皮特两次婉拒。他给奥克兰勋爵的信里说“拦着我结婚的事儿,实在是过不去坎儿”。有人觉得是他钱紧张,也有人猜他性冷淡,甚至怀疑他是同性恋。后两种说法没证据,但小皮特一辈子在利益里算计,精神压力肯定小不了。

英国的天才-老皮特被称为-英国首相皮特父子-小皮特开启了英国的新时代 (英国的天才 BBC纪录片)(图1)

英帝国的奠基者:父亲力主殖民扩张,儿子推动内部改革

虽说皮特父子一辈子都受身体病和可能的精神问题折磨,但这没耽误他们在政坛上发光发热。老皮特被叫作“伟大的下院议员”(the greatcommoner),从政开始就一直听老百姓说话。跟以前首相不一样,他人缘特好。英国历史学家巴兹尔·威廉姆斯(BasilWilliams)说,这是“英国历史上头一回,是老百姓自己举荐了个人给国王,而不是国王或者议会硬塞给老百姓一个首相”。1764年3月,下院讨论消费税法案时,老皮特直接说:“再穷的人,在他破房子里也敢跟国王叫板。风能吹进这屋子,雨能打进来,房子说不定还晃悠,但英王不能踏进来,他再多兵马也不敢迈过这破门槛。”这话老百姓听着特亲切。

另一方面,他坚持自己的爱国立场,把英国、汉诺威王朝和辉格党政府分开看。他老拿汉诺威王朝让国王难堪,乔治二世说永远不用他,乔治三世也觉得他“心肠黑透了”。但有人欣赏他“为保护英国法制、不让国家垮掉的努力”,死后留给他一万英镑左右遗产(马尔波洛公爵夫人,DowagerDuchess of Marlborough);有人跟他不熟,死后却留给他一栋豪华乡间别墅(威廉·品森特爵士,Sir WilliamPynsent)。伦敦还给了他“荣誉市民”称号,说明老百姓挺喜欢他。

1761年谈法国在地中海殖民地的事,皮特说宁可砍了自己右臂,也不把纽芬兰岛一部分给法国当补偿。后来他又强调,为了保住纽芬兰,就算丢了伦敦塔也值。这位“爱国”爱到“一毛不拔”的老皮特,最大程度保住了英国海外利益,被看作现代英国第一个帝国主义者。他的海外政策拉开了英国牛气的序幕,也埋葬了法兰西王国想征服世界的梦,给英帝国打下了底。

这种咄咄逼人的性子,可能跟他让人怀疑的精神状态有关,让他老处于亢奋中。而他那个看起来冷冰冰、克制的儿子,对政治的热情,从小就有野心。小皮特七岁时,他爹封了爵,传说他跟老师说:“幸好我不是长子,这样我就能像爸爸一样进下院了。”长子得继承爵位进上院,没法施展政治抱负。

英国的天才-老皮特被称为-英国首相皮特父子-小皮特开启了英国的新时代 (英国的天才 BBC纪录片)(图1)

1783年,英国来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24岁的威廉·皮特。他年轻得让政坛的人都看傻了。那些有权有势、经验老道的议员们,用“乳臭未干”形容他都算客气。有首叫《罗亚德》(TheRolliad)的讽刺诗这么写:

“再来说一说,伟大稀奇事,

掌舵人还在摇篮中,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不列颠让全世界看到的这件事,

真是让她的邻居们侧目而视,

那就是——

一个国家居然让一个臭小子来主持。”

这首诗传神地写了不少人对小皮特的看法——没政绩,除了他爹就没啥可吹的“臭小子”。人们觉得他撑死一个月,谁知一干就是17年(英国历史第二,仅次于沃尔波尔)。所有人都嘲笑他年纪小,攻击他能力差,怀疑他能在政坛待多久时,他却大刀阔斧搞改革,最后成了跟他爹一样的英雄人物。

他继承了老爹的聪明和劲儿大,使劲推动议会改革,想让更多人能投票。同时多次把茶叶、酒这些容易走私的东西的关税降下来,好让海关多收点税,国债也能松快点。他还是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跟好友威廉·威尔伯福斯(WilliamWilberforce)一起为英国废奴立了大功。威尔伯福斯说:“我在这个国家还没见过像小皮特这样纯粹、无私、爱国的人。”

小皮特和老爹爱国方式不一样,他对海外殖民战争不感冒,特看重政治和社会改革,所以被看作和平时期的圣人。他当首相前,“首相”这个词听着像国王和大臣专制、滥用权,但小皮特之后,“首相”就变成政府各部门的监督者和合作人了。他死后出现的“贤能内阁”,就是他当首相时兢兢业业攒下的成果。不管他这么拼是因为小时候的理想,还是得应付乔治三世这个有名的“疯癫君主”,小皮特都是英国史上特别成功的首相。

躁狂抑郁和天才到底有没有关系,心理学家们一直爱琢磨这个,好像缠着人类精神不正常的病,反而能成就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能力。老少皮特可能不算严格的躁狂抑郁患者,但他们在政治上表现出来的那股劲儿——咄咄逼人、口才好的老爹,和终身没结婚、性格孤僻的儿子——加上一个以疯癫闻名的国王,成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坛的一道独特风景。

历史给了他们同样的担子,但父子俩角色不同:“躁狂”的老皮特靠战争实现“爱国”目标,给英国指了海外扩张、抢殖民地;“抑郁”的小皮特大力推动改革,发展英国经济,给英国海外扩张源源不断供血。老爹叫“英国的天才,时代的彗星”,儿子是“经历风雨的开路人”。他们俩就像是英国版图上的导航仪,给英国指了条新路,开启了新时代。


上一篇: 英国为什么要刻意怠慢载振-载振访英受到了什么待遇 (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 下一篇:英国首相 (英国首相历任名单)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