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清朝考个科举很难吗-看完你就知道到底难再什么地方了 (清朝考科举有多少人考)

古人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是前三个实现的可能要比,金榜题名,大得多,毕竟在古代要考取一个功名是非常难的,而在清朝考上一个汉人状元郎则更是难上加难,普通汉人入仕...

admin

古人说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前三个吧,运气好总能遇上,可这“金榜题名”在古代,尤其是清朝,对汉人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真不是夸张,清朝的汉人状元,那可是凤毛麟角。

为啥这么难?首先,普通汉人想当官,科举几乎是唯一的路。可能有人听过“满不点元,旗人不占鼎甲”,听着好像汉人科举容易了?错!这就是个错觉。满族统治者怕八旗子弟沉迷科举丢了骑射功夫,特意留了这后门,让满人入仕不靠死读书,军功、世袭、伴读、侍卫,条条大路通罗马。

清朝考个科举很难吗-看完你就知道到底难再什么地方了 (清朝考科举有多少人考)(图1)

比如曹雪芹他爷爷曹寅,就是典型例子。正白旗包衣出身,因为母亲给康熙当过保姆,他小时候就成了康熙伴读,十六岁当御前侍卫,后来又当苏州织造、江宁织造,他儿子曹颙直接靠“荫封”继承了江宁织造的职位。这路子,汉人有吗?

清朝考个科举很难吗-看完你就知道到底难再什么地方了 (清朝考科举有多少人考)(图1)

再说说科举的门槛,出身不好,连考的资格都没有。冷籍,就是祖上三代没人考中科举的,直接pass;府衙里的杂役,比如衙役、捕快、仵作,他们的子孙不行;乐艺人,戏子、乐户的后代也不行;还有常年住在陆地的丐户、靠水上讨生活的疍户,子孙都不能考;最惨的是奴隶,不管生活奴隶还是政治奴隶,只要在奴籍上,这辈子都别想科举。

那怎么保证考生出身没问题?清政府有两招:一是必须在籍贯所在地考童生试,就近管理,也方便考生;二是得找秀才担保,考生之间也得互相担保。万一有人作弊或者隐瞒出身,担保的秀才要受罚,一起考试的也得遭殃。对一个读书人来说,这惩罚可太重了。

清朝考个科举很难吗-看完你就知道到底难再什么地方了 (清朝考科举有多少人考)(图1)

就算有资格考,难度也吓人。现代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清朝科举?那是在钢丝绳上跳舞。先得学四书五经当童生,然后参加院试——县、府、道三级考下来,只有10%的人能成秀才,剩下的90%,可能考到死都是童生。史料里说,道光年间广州有百岁童生考院试,你想想多难。

清朝考个科举很难吗-看完你就知道到底难再什么地方了 (清朝考科举有多少人考)(图1)

成了秀才?别高兴太早,这才刚上船。正式科举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叫“秋闱”,名额看省里文采、人口、赋税,有的省只有1%的人能中举,中了举人也就当个小县令,想当状元?路还长着呢。

会试叫“春闱”,中举的才能去考,三年一次,过五关斩六将成贡士,才能殿试。殿试皇上亲自出题,王公大臣监考,考完25天在太和殿传胪,第一甲第一才是状元。

清朝考个科举很难吗-看完你就知道到底难再什么地方了 (清朝考科举有多少人考)(图1)

清朝汉人状元就112个(加满人114个),概率有多低?清朝4.36亿人,文盲90%,剩下10%里有资格参加的算5%,大概218万,概率两千一百八十万分之一。这运气,比中彩票还难吧?

清朝考个科举很难吗-看完你就知道到底难再什么地方了 (清朝考科举有多少人考)(图1)


上一篇: 原因是什么-清朝咸丰帝为什么会害怕见到洋人 (原因是什么英语) 下一篇:不要被骗了-清朝慈禧真的是个大才女吗 (反诈骗中心打电话过来让我别被骗了)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