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如何-和英国相比差距有多大 (清朝时期的人物画)
很多人都说乾隆皇帝是非常伟大的皇帝,因为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的时间当中,中国的人口非常多,并且经济发展非常快,并且疆域是非常辽阔额,历史上称这个时期叫康乾盛世,这是清朝最鼎盛的时期,然而这个康乾盛世...
总有人说乾隆皇帝特牛,毕竟他在位那六十年,中国人口噌噌涨,经济也看着挺红火,疆域还大得没边儿,这就是历史上吹得天花乱坠的“康乾盛世”,清朝最牛的时候。可英国人当时派使者来中国,本来还跟马可波罗似的,以为遍地黄金,老百姓日子过得赛神仙。结果到了广州一看,傻眼了——中国人普遍瘦得跟竹竿似的,胖子都少见。英国人吃剩的饭菜,当地人抢着吃;喝过的茶叶,都捡来泡着喝。

去北京的路上更绝,压根儿没想象中的繁华,也没见锦衣玉食的人,满眼都是破破烂烂的茅草房,跟英国村庄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有人做过统计,十八世纪英国农户一年能剩十一英镑,折合白银三十三到四十四两。中国中等农户呢?全年收入三十二两,开销却要三十五两,忙活一年到头,还倒欠三两银子才能活命。这生活水平,跟英国压根儿没法比。那时候英国因为工业革命,农场雇员每顿饭牛奶面包管够,还有奶酪、猪肉、白菜。中国农民呢?顿顿粗粮配咸菜,过年过节才能见点肉,收成不好还得啃野菜。

这明明是清朝“盛世”,为啥跟英国差距这么大?乾隆那几十年,中国和世界早就不在一个频道上了。英国那边工业革命搞得风生水起,人类创造力跟开了挂似的,工农业产值翻了好几番。社会制度也变天了——英国出了《论法精神》,美国独立了,法国大革命闹得沸沸扬扬,乾隆退位第二年,杰斐逊都当上美国总统了。

反观中国呢?英国使者带来了新鲜玩意儿,乾隆瞅一眼就扔一边,压根儿不搭理世界咋变。他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死死压着民间的创新苗头。几十年下来,硬是把中国人圈成了井底之蛙。资料说乾隆朝文字狱有一百三十多起,啥新思想都给摁下去,外来的东西一律当洪水猛兽。这么一来,中国人哪还有啥骨气?创新开拓的精神?说白了,这“康乾盛世”的外壳下,中国早就悄悄往后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