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书本纸张皆是奢侈品-在古代读书有多奢侈 (书本的纸是什么纸)

古人的消遣方式不像现代人这么多,我们有手机还可以上网,朋友之间的社交也非常方便,所以古代人一般都通过读书来消磨时间,不过书的价钱并不便宜,放在某些朝代更像是奢侈品一般,可能一个月的工资才够买一本书,感...

admin

古人哪像咱们现在,手机一掏啥都有,想找朋友聊个天,微信一发就成。他们那时候消遣方式少,大多靠读书打发时间,不过书这东西,搁某些朝代简直跟奢侈品似的,可能一个月工资才够买一本。

那时候的书,翻来覆去也就儒学那套,管得还严,不是什么书都能随便印出来的。比起来,咱们现在可幸福多了,可爱看书的人反倒越来越少了。

书本纸张皆是奢侈品-在古代读书有多奢侈 (书本的纸是什么纸)(图1)

老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看书稀松平常,搁古代,读书可是少数人的事儿,穷人家孩子根本读不起,主要原因就是——书太贵了!

古人嘛,对圣人的学问特别敬重,看见地上有张纸都得捡起来,更别说书了。虽然汉朝后造纸术传开了,但普通人家还是买不起。而且活字印刷没普及那会儿,印书主要靠雕版,得先刻版,一个字刻错了,整版都得重来,人工费自然低不了。

书本纸张皆是奢侈品-在古代读书有多奢侈 (书本的纸是什么纸)(图1)

《书林清话》里记着呢,南宋淳熙三年,苏州公使库印了本《大易粹言》,二十册,用了1300张纸,加上棕、墨、工钱啥的,成本1.5贯,租版钱1.2贯,总共3.3贯。那时候一贯钱差不多值现在300块,那这本书光成本就要990块,卖价居然要8贯,合2400块!这价格,普通人家谁买得起啊?一个读书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是启蒙的,四书五经是必修的,先贤著作也得读,想供一个读书人,非得把全家钱都搭上不可。

清人徐增在《刻元气集例》里说,他印了本40页的《元气集》,100首诗,成本要16两白银。清朝银子多,银价低,一两银子按最少的算也值150块,那这书光成本就得2400块。曾国藩当年考砸了,在书店看中套《二十三史》,要一百两银子,合现在一万五到两万!曾国藩一咬牙,把衣服都当了,又借了钱把书买下来。他爸知道了,不但没骂,反而特高兴。搁现在,花一万多买套书,想都不敢想。

你看明初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写的,自己家穷,没书看,只能去藏书家那儿借,亲手抄录。好多穷孩子都是靠借书、抄书才读出书的,这么难,照样出了一代代名臣大儒。咱们现在啊,真是幸福太多了。


上一篇: 及其丰富又很营养均衡-周朝君王的食谱是怎样的 (极其丰富) 下一篇:跟你想的一样吗-古代百姓一日三餐吃什么 (跟你想的一样英文)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