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原文-宋朝诗人杨万里-注释译文及赏析-小雨 (古诗 宋朝)

小雨杨万里〔宋代〕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译文及注释译文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雨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

admin

小雨

杨万里 〔宋代〕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译文

细细的,疏疏的,雨就这么飘着;下不大吧,又停不下来,挺有意思的。

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看远处的青山啊?故意从屋檐上滴成一层珠帘,把那千峰万崖给挡住。

原文-宋朝诗人杨万里-注释译文及赏析-小雨 (古诗 宋朝)(图1)

注释

疏疏:就是稀稀拉拉的意思,不多不少,刚好是小雨的感觉。

“千峰”句:远处的山峰好像隔着一层珠帘,模模糊糊的,看得见又看不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是宋孝宗乾道年间,杨万里在旅途中遇到小雨,有感而发写的。

赏析

杨万里这人真有意思,平时看到的小事、自然景物,到他笔下就活灵活现的,特别有味道。他一生到处跑,写山水的诗不少,尤其爱写雨景,每一首都跟别人不一样,读多少遍都不腻。这首绝句写小雨,雨本来没感情,他偏要给雨安上人的心思,诗一下子就新鲜起来了。

前两句写小雨,简直绝了。“雨来细细复疏疏”,用两个叠字,把小雨那种不紧不慢的样子写活了。“纵不能多不肯无”,下不大吧,又舍不得停,小雨这脾气,挺倔的。他之前还有句“细雨如尘复如烟”,那是毛毛雨,这首诗的“细细疏疏”是真正的小雨,程度不一样,感觉更真切。

原文-宋朝诗人杨万里-注释译文及赏析-小雨 (古诗 宋朝)(图1)

就算小雨,下久了,屋上、树丛里也会积成水珠滴下来。后两句就写这个。杨万里在另一首诗里也写过这样的雨景,说“雨入秋空细复轻,松梢积得太多生。忽然落点拳来大,偏作行人滴伞声”,那是直接写雨水滴落。这首《小雨》可不一样,他用拟人,说自己平时最爱看山,这雨大概是妒忌他爱看山,故意从屋檐上滴成珠帘,把远处的千峰给挡住。“珠帘”这个词用得真妙,雨不大,是一滴滴的,像串起来的珍珠;要是大雨,就成了水柱子,哪还有珠帘的感觉啊。他说雨“妒”,其实是在跟雨开玩笑,但这么一说,景色反而更美了。隔着稀稀疏疏的珠帘看山,模模糊糊的,比直接看还更有味道,更有诗情画意。清代蒋士铨说“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杨万里自己也写过“横看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隔着雨帘看青山,心里美滋滋的。

读他的诗,感觉根本不用费劲琢磨,就像他自己说的“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话说明白,诗意却藏得深,这才是杨万里小诗的魅力啊。


上一篇: 监生-荫生-贡生都是什么意思-古代的门生 (监生荫生禀生) 下一篇:悯农-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宋朝诗人杨万里 (悯农原文及翻译)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