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清朝后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总觉得和其他朝代的后宫不太一样 (清朝后宫有什么部门)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清朝后宫,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虽然我们看的宫斗戏,大部分都喜欢把背景设置在清朝,但实际上清朝后宫是非常无聊的,远不如其他朝代那么精彩,主要是因为清朝的...

admin

最近刷了不少清宫剧,突然好奇,真实的清朝后宫真像剧里那么热闹吗?结果一查发现,好像……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咱们看的宫斗戏,十有八九都爱搁清朝拍,特别是雍正乾隆那会儿,感觉后宫天天都在斗。但真实情况是——清朝后宫可能是我见过最“无聊”的,根本没那么多戏可拍。为啥这么说呢?首先清朝皇帝吧,真不像其他朝代那么沉迷女色。沉迷后宫不管朝事的?基本没有。那妃子们想争宠?估计皇帝都没啥精力搭理,何必搞得你死我活,给自己找不痛快呢?那清朝后宫到底啥样?咱们来还原还原。

清朝后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总觉得和其他朝代的后宫不太一样 (清朝后宫有什么部门)(图1)

不知道为啥,从《甄嬛传》《还珠格格》,到最近火的《延禧攻略》,编剧都爱把后宫戏放清代,尤其是雍正乾隆时期。这其实跟真实历史差远了。

清代后宫跟其他朝代的宫廷不太一样。特点就仨:沉闷、刻板、规模小规矩多,鲜有唐代、明代那么多传得沸沸扬扬的后宫故事。

比如说明代吧,后宮故事一抓一大把:明武宗满天下选妃,连寡妇都不放过;嘉靖年间,十几名宫女受不了虐待,合伙想勒死皇帝(虽然没成功);还有成化帝和万贵妃那种专一的爱情;晚明的三大案,哪个不是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的?反观清朝,这种“大瓜”一个都没有。

这跟清代后宫的特点分不开。第一个特点:规模小,宫女和后妃的选择范围窄得可怜。

清朝人讲究节俭,宫廷规模比明代小太多。明代后期太监有十万人,清朝才几千人,宫女数量也少了好几倍。

明代“后妃多采之民间”,妃子和宫女大多是普通人家,要求就“容止端厚及父母俱存、家法严整者”,比如崇祯皇后周氏,她爹就是大兴县一个普通老百姓,啥功名没有,彻底平民。所以明代选妃是“民间撒网”,天下大撒网式的。皇帝选妃往往搞得天下不宁,比如明武宗派人四处抢良家妇女,搞得“民间汹汹,有女家,掠寡男配偶,一夕殆尽”。

清朝后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总觉得和其他朝代的后宫不太一样 (清朝后宫有什么部门)(图1)

清朝就不一样了,选秀女范围仅限旗人,比明代小了上百倍。直到清朝灭亡前10年,慈禧宣布满汉可以通婚,但宫里选秀,“如遇选秀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

选妃嫔更夸张,基本集中在几个贵族家族。有“八大家”的说法: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富察氏、纳喇氏、赫舍理氏等八家。《啸亭杂录》说:“凡尚主、选婚,皆以八族为最云。”当然还有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但总的来说,范围太窄了,能在里面挑出美女的概率能有多高?有一套流传很广的清代宫廷照片,后妃和宫女里没几个好看的,有的痴肥,有的俗不可耐,有的简直……丑得有点辣眼睛。“宫女如花满春殿”?在清代就是个传说。

清代后宫第二个特点:规矩多,气氛沉闷到窒息。

上面说的那套照片里,有张是瑾妃和两个宫女在延禧宫看金鱼。她们特意选在金鱼池边拍照,想显得悠闲快乐。但照片上呢?三个穿戴规规矩矩的女人,一字排开站池边,双手扶着池沿,拘谨得像被罚站,呆若木鸡地垂着头。

其他晚清宫廷照片也这样,一个个跟木偶僵尸似的。为啥?因为清朝后宫管理太严,规矩太多,把人都管傻了。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最爱定规矩的,而且执行还到位。宫里光礼规就有《宫规礼规》《圣训礼规》《宫殿事宜礼规》《钦定则例七条礼规》等几十种,人事管理更有《管理条例规制》《额数职掌规则》共一百零五条。规定细到离谱,从太监宫女的职守,到各宫哪天糊窗纸、安毡棚,都写得清清楚楚,可操作性极强,束缚力也极强。

要是生活在清朝,有幸入宫,你就会发现,自己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罩住,一点都不自由。进了宫就像进了高墙监狱,想见娘家人?难上加难。还有其他不人道的规定,比如后妃生完孩子不能亲自喂,得交给乳母,乳汁太医院的御医得开回乳药打回去。

那我安安稳稳待在宫里,化化妆,穿漂亮衣服,吸引皇帝总行吧?照样不行!宫规严禁穿奇装异服。清朝皇帝讨厌后妃打扮得花红柳绿。乾隆喜欢富察皇后,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她不爱化妆,特别朴素。连后期沉迷醇酒美人的咸丰,刚登基时也强调这点,咸丰二年专门下旨约束后妃穿着:

清朝后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总觉得和其他朝代的后宫不太一样 (清朝后宫有什么部门)(图1)

簪钗等项悉遵旧样,不可竞尚新奇,亦不准全用点翠。梳头时,不准戴流苏、蝴蝶。亦不准缀大块帽花。帽花上不可有流苏、活镶等件。钿上花亦同。

耳挖上不准穿各样花、长寿字等项。

耳坠只准用钩,不准用花、流苏等项。

小耳钳不准点翠。

不准戴大耳钳、玉耳环。

衣服俱不准缘边、不准宽边倒卷。 清朝后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总觉得和其他朝代的后宫不太一样 (清朝后宫有什么部门)(图1)

在这么严的规定下,清代后妃位号名确,晋升条件严格,数额固定,不能逾越。所以皇帝有名号的后妃数量基本和在位时间成正比,没啥大突破。正常情况下,一位皇后,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一共才十几个。晋升除了看生育,基本就是论资排辈,死气沉沉,意外极少。

反观明朝,后妃位号乱七八糟,什么贤妃、顺妃、昭容、昭仪、婕妤、美人一堆,每级人数也没定数,晋升全看皇帝心情。皇后说废就废,明宣宗、明景帝、明宪宗、明世宗都“后无过被废”,明世宗还连废两个。这种环境不斗起来才怪。

因为规矩严、管理严,清朝除了孝庄和慈禧时期,后宫基本没丑闻,没明显争斗,也没太监乱政。尤其是雍正、乾隆那会儿,这俩皇帝性格精细严厉,后宫管理最严,根本没多少争斗的空间。

第三,清朝皇帝大都特别勤政,对女色远不如其他朝代热衷。

清朝后妃数量比其他朝代少太多:努尔哈齐16位,皇太极15位,康熙27位,雍正7位,乾隆25位,嘉庆9位,道光12位,咸丰9位,同治和光绪更少,只有5位和3位。没有名号的侍女也少。这在历代都算很节制了。

明朝皇帝大都沉迷女色,有的登基后因为过度渔色,一个月就驾崩了。但清朝除了咸丰后期心理崩溃放纵过一阵,基本没有沉迷醇酒妇人的皇帝。

拿雍正来说,他一生生了14个孩子,但当皇帝13年间生的只有一个。45岁登基,正当年富力强,结果登基后十年后宫没生一个孩子(雍正元年五月生的第九子福沛,显然是登基前怀孕的,他是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后即位的)。直到雍正十一年六月,第十子弘曕才出生。这说明他在位期间真是个工作狂,天天批折子到深夜,哪有空流连后宫。

所以再拍清宫剧,别把后宫想得太热闹了。真实清朝后宫?可能就是一群规矩多到死、皇帝没空搭理、妃子们只能发呆的地方。要拍宫斗,还是明朝吧,那才叫精彩。


上一篇: 清朝皇帝的大婚礼仪是怎样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清朝的皇上) 下一篇: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是人间地狱-清朝宁古塔作为犯人流放之地 (这个地方为什么这么吵英文)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