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之战中明朝的主要将领是谁?后世如何评价宁远之战 (宁远之战中明军重伤了清军的)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
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

先说说明军咋准备的。后金那边,努尔哈赤带着六万人(号称十三万),正月十四从沈阳出发,十七渡过辽河,直奔宁远。这时候宁远城里守军不到两万,前有强敌,后没援兵,形势挺悬的。
袁崇焕临危不乱,把将领们叫来商量对策,决定用坚壁清野的法子,全城军民一起守城。他在将士们面前刺血为书,发誓要跟宁远共存亡,大伙儿都被感动了。袁崇焕让总兵满桂、副将左辅、参将祖大寿、副将朱梅分别守城的东、西、南、北四面,自己跟满桂一起督着全城。
城上还摆了十一门西洋大炮,东、北两面由彭簪古指挥,西、南两面由罗立指挥。他把城外的商民都叫进城,把城外的房子、草料全烧了,让后金军在严寒野外没地儿躲。
袁崇焕还防着努尔哈赤用间谍,亲自盯着同知程维楧查奸细,派人守着街巷路口,还让街民配合士兵挨家搜。让通判金启倧安排民夫,给守城将士送饭送水。又让官吏带着商民筹备物料,运箭矢、火药啥的。军民还在城墙外泼水冻冰,挡着后金军爬城。正月二十二号,所有准备都弄利索了,军心民心稳了不少。
后金军正月二十三号到宁远,离城五里就横着扎营,断了宁远和关内的联系,在城北设了大营。努尔哈赤让被抓的汉人进城劝降,被袁崇焕严词拒绝了。袁崇焕让罗立他们朝城北后金军大营开西洋大炮,后金军死伤惨重,只能把大营往西挪。
正月二十四号早上,努尔哈赤开始攻城,让后金军推着盾车、扛着钩梯,步骑兵像潮水一样冲向城西南角,箭矢跟下雨似的往城上射,城上的箭镞多得像刺猬毛。袁崇焕下令开西洋大炮,又打死打伤不少后金军。
左辅带着军民靠着城墙死战不退;祖大寿带军支援,铳炮一起开火,药罐、雷石往下砸,后金军死伤一片。努尔哈赤赶紧调兵攻城南,用盾车掩护,在城门角两个炮台之间的薄弱处凿了四个两丈见方的大洞,宁远城眼看就要保不住了。
袁崇焕这时候亲自上阵,搬土堵缺口,战袍都染血了,还镇定自若地指挥军民,把柴草浇上油掺上火药,用铁索垂到城下烧;又挑了五十个精兵缒城下去,用棉花、火药把靠近城下的后金战车全烧了。打到半夜,后金军没攻下城,只好撤了。
正月二十五号,努尔哈赤接着攻,从早打到晚,打了一整天。明军在城上放炮,打死打伤好多后金骑兵。后金军怕炮火,不敢靠近城墙,将领拿刀逼着士兵往前冲,刚到城下就退回去,抢尸体拉到城西门外砖窑烧了。努尔哈赤没办法,下令退到离城五里的九龙宫扎营。
正月二十六号,后金军还围着城。可那些骑射厉害的八旗兵,被深沟高垒挡着,又在炮火石头下,发挥不出骑战优势,死伤惨重,只能撤军。
后续还有个事儿,努尔哈赤攻不下宁远,转头突袭觉华岛。当时天冷,海面结冰,没险可守。明将姚抚民他们带人凿了十五里长的冰濠,但武讷格带骑兵攻岛时,明军“凿冰冻得受不了,没盔甲兵器,又是水手,不耐战,寡不敌众”,最后全战死了。金兵烧了岛上八万多石粮草和两千多艘船,这座明朝关外的后勤基地被毁了。守将金冠刚死,他儿子金士麒带着八百人来迎灵柩,也全被杀,岛上军民一万四千多口都被屠了。后来毛文龙出兵打后金后方永宁,努尔哈赤才带兵回去,二月九号回到沈阳。
这仗打完,努尔哈赤郁闷生了毒疮,八月十一号病死了。

这场仗,袁崇焕带着军民坚壁清野,一起守城,还清除了奸细,靠城墙和大炮,加上火攻,打死了后金军一万七千人,挫败了努尔哈赤想占辽西和山海关的打算,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大胜。明朝军民重新有了打败后金军的信心。
当时明朝从抚顺失陷后就没赢过,宁远大捷是头一回。兵部尚书王永光夸袁崇焕,说“辽左出事,各城都望风而逃,八年来敌军第一次受挫”,是“挡住十几万强敌,振兴八九年颓势”的一仗。天启帝也下旨说:“这是七八年来头一回,真给咱长脸!”
反观后金,努尔哈赤本来想拿下宁远,夺山海关,没想到栽在袁崇焕手里。袁崇焕那年43岁,第一次上战场;努尔哈赤68岁,一身伤病。宁远之战是努尔哈赤用兵44年来最惨的一次败仗。
王永光还跟皇帝说,辽东出事后,各城都跑,就宁远没有叛民和奸细内应,都是袁崇焕平时恩威并用镇住了。这人智勇双全,应该升职,关外所有事都交给他。
那这场仗明朝主要将领是谁呢?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也有说广西梧州的)。明朝末年蓟辽督师。
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后来自荐去辽东边关,得到孙承宗赏识,镇守宁远。打清军(后金)时打赢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魏忠贤不喜欢他,他就辞官回家了。

崇祯帝即位后,袁崇焕又被起用,崇祯二年打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可魏忠贤余党弹劾他“擅杀岛帅(毛文龙)”、“跟清廷议和”、“卖粮给敌人”,皇太极又使反间计,崇祯帝以为他和后金有密约,就把他凌迟处死了。
袁崇焕虽然是抗清名将,但争议也挺大。有《袁督师遗集》传下来,后人还辑了《袁崇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