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大破金军-他是什么结局-岳飞将领杨再兴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岳飞将领杨再兴,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说岳全传,中,杨六郎的玄孙杨再兴,阵前败给了岳飞,从此,他投到了岳飞帐下,几度大破金军,只是,在小商桥遭遇了金...
最近翻到杨再兴的故事,越看越带劲,跟大家唠唠。
在《说岳全传》里,杨六郎的玄孙杨再兴,开头就跟岳飞过不去,结果被岳飞给打败了,干脆就投到了岳飞手下。后来他跟着岳飞,把金军揍得够呛,可惜在小商桥碰上了金兵,人太少,被围攻,身上中了好多箭,最后没挺过去。
不过话说回来,杨再兴到底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人啊?
一开始杨再兴是跟着曹成的,跟岳飞对着干,还把岳飞的弟弟岳翻给杀了。搁一般人早翻脸了,杀弟之仇不共戴天,谁受得了?但岳飞这人吧,就爱惜人才,没跟他计较。所以杨再兴后来跟着岳飞,在前线没少卖力,立了不少功劳。
其实杨再兴不光武艺高,脑子也挺好使。那时候岳飞的部下张宪去打莫邪关,张宪的手下郭进把曹成的队伍冲散了,拿下了关。韩顺夫一看,觉得稳了,就把盔甲脱了开始庆祝。
结果呢?杨再兴晚上居然杀了个回马枪,把韩顺夫打个措手不及。韩顺夫直接懵了,胳膊先没了,小命也交代了。
岳飞哪能放过他?立马派王经、张宪去追。其实这一仗岳飞损失也不小,弟弟岳翻死了。但杨再兴也没讨到好,被张宪打败了。打不过就跑?张宪哪能让他溜了?毕竟他杀了岳飞的弟弟,按理说该提着头去见岳飞的。
最后杨再兴没地方跑了,也不想死,就让张宪绑他去见岳飞。岳飞心里肯定难受,但一看杨再兴这人是个好苗子,下不去杀手,就收留他了。从那以后,杨再兴就跟着岳飞抗金去了。
历史上关于杨再兴的记载少得可怜,基本都跟岳飞沾边。
一开始他跟着曹成跟岳飞对着干,后来归顺岳飞,到处打仗,功劳大了还得到朝廷夸奖。有本书里说他“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归”,就是说他自己冲进金兵阵营,差点把金兀术给干掉,身上挨了好多刀,还是杀了十几个金兵跑回来了。
当然不是每次都这么幸运,人少打人多,很多时候就靠他自己本事大,再加上金兵怕他。
最后在小商桥,杨再兴就带了300骑兵,对面金兵足有十万!这差距也太大了吧,再厉害的将军,这仗也没法打啊。虽然他杀了快2000个金兵,但还是被乱箭射死了。
历史上关于杨再兴的文字就十年不到,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多大岁数。但民间故事可不少,一说他是杨家将后人,但没真凭实据。
不管怎么说,英雄不能被忘。杨再兴死后尸体被火化,烧出来的箭头有两升那么多。后来他的骨头、盔甲,还有军中的两面铜锣,都送回了老家,葬在大绢峒,还给他建了祠堂。
过了好些年,他的墓被人保护起来,还修了修。现在占地20亩,多亏了清朝一个叫王焕辰的县令,他特别佩服杨再兴,号召大家捐地,让后人能好好记住他。
王焕辰之前,有个叫沈近思的官也修过墓。觉得那地方太冷清,除了墓碑啥都没有,就让人种了松柏,弄了点园林景观,看着多了点生气。
民间还老说个事儿:杨再兴最后那仗,金兵都怕他,不敢近身打,就在远处乱箭齐发。他每次中箭,面不改色地把箭杆折断,接着砍人。但金兵实在太多了,最后他体力耗尽,被杀了,才三十六岁。身上箭杆跟仙人掌似的,看着都让人揪心。
后来有人写了诗悼念他:“东南一棒天鼓响,西北乾方坠将星。未曾受享君恩露,先向泉台泣夜荧。”
宋军把他火化,箭头真有两升。墓前还有块断碑,刻着“杨再兴坟墓”,有人说这是岳飞用自己的长枪刻的。
虽然战死沙场挺悲壮,但总比被人害死强。要是杨再兴知道他后来在风波亭被害,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其实杨再兴的故事,清朝时才被更多人提起,他的墓也是清朝官员修的。可能当时的人就盼着多几个杨再兴这样的将领,要是真有,历史说不定就不一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