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珅跟贪的贪官-北宋宰相王黼 (和珅贪的钱相当于)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北宋宰相王黼,熟悉历史的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指的就是清朝著名的贪官和珅,当时他死后,嘉庆让手底下人抄了他的家,总计共查抄白银8亿多两,而这还不包...
今天聊聊北宋那个把国家都快贪没了的宰相王黼。
老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说的就是清朝那个大贪官和珅,他死后抄家,光白银就8亿多两,还不算字画庄园啥的,当时乾隆年间一年税收才7000万两,和珅一个人的钱够朝廷花15年。
嘉庆靠着和珅的家产,算是过了15年安生日子,所以这典故就这么传开了,和珅也被叫“历史第一贪官”。
但要说贪,历史上还真有个人比和珅还狠,和珅贪归贪,好歹还有点本事,乾隆后期要是没他帮着打理,清朝说不定提前凉了。
可这位呢,不光贪财,贪权,贪色,啥都贪,最后硬是把一个国家给贪没了。
“六贼”祸国
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里面有个大贪官高俅,逼得好汉们上梁山,街头卖刀,提起他就恨得牙痒痒。但你要以为高俅在北宋算最坏的,那可就错了,当时朝堂上贪官成群结队,跟他们比,高俅和和珅顶多算小弟,真正祸国殃民的是北宋有名的“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成、朱勔这六位。
北宋中期,宋神宗搞“王安石变法”,但守旧派势力太强,变法阻力大,法令朝令夕改,北宋就这么扯皮了五十年“新旧党争”,折腾了两代三朝。
到了宋徽宗初期,他启用了蔡京,对北宋来说,这简直是灾难的开端。宋徽宗刚上台那会儿,还算有点干劲,但没多久本性就露了,跟明朝嘉靖似的,沉迷酒色、字画古玩,样样都精,就是不会当皇帝。
蔡京这人本来就是投机分子,当年“新旧党争”时,他在两派之间来回横跳,变法派强就抱变法派大腿,保守派强就投靠司马光,时间长了,他琢磨着法子讨宋徽宗开心。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他身边围了一堆贪官和马屁精,组了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六贼”里好多人都是靠他发迹的。
他们掌权的时候,大搞花石纲,大兴土木,到处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实在受不了,爆发了方腊起义。可他们压根不在乎,方腊刚平定又接着作死,金兵南下时还一个劲儿鼓吹议和。
p> 北宋灭亡,他们难辞其咎。而“六贼”的源头就是蔡京,他是第一个发迹的,又是这帮人的头头,王黼就是他集团里的狠角色。王黼究竟有多贪?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王黼和蔡京一个德行,蔡京会钻营,王黼更精,察言观色是一把好手。
当时宋徽宗挺讨厌宰相张商英,正琢磨着让蔡京上呢,王黼一看机会来了,赶紧跑去巴结蔡京,还拉着同僚一起骂张商英,这么一来蔡京顺利上位,王黼也得了蔡京的青眼。
可到了北宋末年,金兵打过来,力主和议的蔡京满足不了金人的胃口,需要有人背锅,蔡京就被罢免了。这时候还是王黼第一个跳出来骂蔡京,这人得多没良心。
那他贪到什么程度呢?就说贪财吧,和珅虽然贪,但好歹乾隆还想干点事,和珅也有本事,当军机大臣时清朝不缺钱,他攒了8亿白银。王黼呢,当时北宋搞了个应奉局,其实就是给皇帝搜刮天下财物的,王黼当头头,把十分之一的钱财都揣自己腰包,看上啥奇珍异宝也直接留下,他攒的钱有6200万贯,按比例算,比和珅还狠。
除了贪财,这家伙还误国。当时搞“联金灭辽”,签了“海上之盟”,结果金朝很快就撕毁协议,一方面是金人打辽时看到北宋军队太废物,15万大军被几千人打得满地找牙,这样的军队他们哪看得上?
p> 另一方面,王黼惹的祸。当时接待金人的就是王黼,这家伙偏偏看不起金人,一个劲儿吹嘘自己多有钱,还趁机向金人要钱要物。金人一方面气得要命,另一方面也惊呆了中原这么富庶,对南边的向往就是这么来的。贪财加误国,北宋间接亡在“六贼”手里。后来宋钦宗上台,舆论压力太大,只好把“六贼”要么流放要么杀了,但这时候祸根早就种下了,北宋的覆灭已经没法挽回。说到底,就是王黼这群“历史第一贪”把一个国家给贪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