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立之前-李世民率领军队打败了窦建德-他是如何做到的 (唐朝建立之前是什么朝代)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是古京都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关隘,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因周穆王在此牢虎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
李世民那会儿打仗,真不是盖的,尤其是虎牢关那场,堪称经典。
虎牢关,又叫汜水关,是古时候洛阳东边的门户,在河南荥阳汜水镇。据说周穆王在这儿养过老虎,所以叫这名儿。南边连着嵩岳,北边靠着黄河,山岭交错,天然险要,真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代打仗都抢着要这儿。历史上这儿打的仗多了,但公元620年那场“虎牢关之战”,绝对是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仗——秦王李世民带着唐军,直接把窦建德打趴,王世充也给逼降了。他咋做到的?咱慢慢说。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抢地盘。618年李渊建了唐朝。新唐朝想站稳脚跟,先西边打跑了薛举的西秦,又北边在山西柏壁收拾了刘武周、宋金刚这些割据势力。这么一来,关中、陇右、河东的地盘稳了。当时中原除了唐朝,还有河北的窦建德“夏”,河南洛阳的王世充“郑”。李渊想统一全国,就得先干掉这俩,定下“先郑后夏,逐个击破”的招儿。620年七月,他让李世民带八万人打王世充(实力稍弱的那位),还写信给窦建德让他别掺和。
王世充一听,赶紧调兵遣将,连自己都亲自上阵了,知道这是生死局。
可李世民攻势太猛,王世充根本顶不住,损兵折将,节节败退。等李世民大军打到慈涧(现在河南新安县东边三十里),王世撑不住了,退回洛阳死守。李世民没急着攻城,先派兵把洛阳周边的城池和虎牢关这些要地都占了,断了王世充的粮道。河南五十多个州都投降了,洛阳成了孤城。
王世充在洛阳城里坐立不安,想突围出不去,想守吧粮草又不够,军心都散了,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给老对头窦建德写信,说明情况,求他别记仇,赶紧派兵来救。
窦建德看了信,也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决定先帮王世充打唐朝,回头再收拾王世充,自己好独霸中原。于是他亲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往西赶,去救洛阳。
李世民听说窦建德要来,跟手下商量后,果断决定“围点打援”——围住洛阳城,王世充已经是瓮中之鳖,粮草耗尽,军心不稳,等他弹尽粮绝,城自然就破了。关键是要打窦建德的援军,在虎牢关这必经之地设防,阻止夏军和郑军会合,再找机会一举歼灭。他把军队分成两拨,大部分让齐王李元吉他们围洛阳,自己只带3500精兵直奔虎牢关。
到了虎牢关,李世民一面让唐军守城,一面带小部队骚扰夏军,摸清了窦军的虚实。李世民死守不出,夏军在虎牢关外待了几周,啥也干不了,士气低落。他还时不时派兵断夏军的粮道,夏军处境更难,将士们都想回河北。窦建德气坏了,听说唐军草料用完,在黄河北牧马,想趁机一网打尽。这时候,过黄河侦察的李世民故意留了一千多匹马在河边放牧。

窦建德果然上当了。第二天,他倾巢而出,列了二十多里的战阵。李世民不慌不忙,等到夏军又饿又累,才率军渡过氾水,命令骑兵冲进夏军阵中。窦建德正跟群臣议事呢,唐军突然杀到,前后夹击,夏军阵脚大乱,瞬间崩溃。唐军追了三十多里,杀了三千多,俘虏五万多,窦建德自己也被槊打中,跑不动了,被俘了。
李世民押着窦建德和手下,到洛阳城下给王世充看。王世充一看大势已去,只好带着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