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名大将-奈何崇祯不信任他 (明朝最后一名大将)
说是明朝大家首先想起的是什么,朱元璋,魏忠贤,郑和下西洋,还是它废除的旧政建立的新政,不管是什么明朝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朝代,它不仅仅是在中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统一王朝,更重要的事这个朝代涌...
说起明朝,你最先想到啥?朱元璋?魏忠贤?郑和下西洋?还是那些被废除的旧政、新立的新政?不管咋说,明朝这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挺特别的,它是汉族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而且出了好多牛人,他们用一辈子把明朝写成了传奇。

今天要聊的这个人,叫孙传庭,是个儒生。说到儒生,每个人心里可能想的不一样,但说白了,就是尊崇儒家学说的读书人。明朝读书人那么多,为啥这个特别有名?首先,他读书读得特别好,在明朝相当于考中了进士。进士放现在,差不多就是考过了全国统一考试的那种人才,要是考了殿试第一名,那就是状元了。
不过这位仁兄,本事是有,但运气不太好。那时候他看不上魏忠贤,干脆辞官回家了,暂时不干了。后来因为脑子好使、会出主意,一个读书人就被临时拉去带兵打仗了。翻翻他的经历,主要功绩都在打仗上。这虽然让人佩服,但也挺可惜的,他可能更想好好搞学问吧。
虽然之前没打过仗,但书读得多,脑子里有策略。这么个文绉绉的书生,愣是打了不少胜仗,还杀过闯王高迎祥,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骑。但当时的皇帝可不觉得这有啥,当官就得给朝廷卖命,打了胜仗也别太得意,就因为皇帝爱猜忌,孙传庭后来死了。其实明朝那时候,早就没了朱元璋当年的风光,内忧外患,国家打来打去,特别累,有心也无力。就算有能力的人再多,一个国家光靠几个人也撑不起来,皇帝明不明智,太重要了。
失了民心的王朝,结局早就注定了。孙传庭就是例子,能文能武,这种人才本该被重用,但自古皇帝都怕太会打仗的人,他肯定混不好。他死后没多久,明朝也跟着亡了。所以说啊,当个好皇帝难,当个好将领也难,领导得清醒,下面的人才能死心塌地地干。
孙传庭的故事其实挺让人感慨的,国家有难的时候,不管是个老百姓还是读书人,都得站出来拼一把。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结果咋样另说,但他做得够好了。为了国家安宁,牺牲自己,在战场上拼命。明明是个书生,却拿起刀剑保家卫国,他注定会被记住,是明朝永远忘不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