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登基后-明朝的国力为何那么强盛 (朱棣登基后其他藩王结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朱棣的故事,中国古代属于农耕文明,除了元清基本上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如汉之匈奴,隋之东北高句丽,唐之突厥,宋之辽金...
今天聊聊朱棣,这位明朝的成祖皇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可太足了。
中国古代嘛,基本就是农耕文明打底,除了元清,北边的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老大难问题。汉打匈奴,隋怼高句丽,唐斗突厥,宋辽金更是一直拉扯,到了南宋,直接被北边灭了,成了元朝。朱元璋建立明朝,其实就是把当年最大的北方威胁给端了,这一下子,北边算是松了口气。

明初朱元璋搞了个“塞王守边”,让九个儿子去边境镇守,说白了就是用亲儿子当守边大将,能最大限度调动当地资源,专门对付北元那些残部。朱棣就是在这时候慢慢长大的,天天跟着军队跑,见惯了刀光剑影,军事经验可不是吹的。朱元璋在位31年,大一统王朝里,除了忽必烈,其他开国皇帝也就十几年。他这人吧,杀功臣是狠了点,但更多是为了反贪,对官员苛刻得很,对百姓却挺上心,注重恢复生产,硬是搞出了“洪武之治”,延续了三十多年。后来朱棣和建文帝打了三年内乱,但这点事在朱元璋31年的底子面前,根本不算啥,给朱棣留下的家底可厚实了。

朱棣继位后,直接接手了朱元璋攒下的老本。建国三十多年,虽然一直打北元,但军队战斗力一点没掉。对外嘛,五征蒙古都是自己带队,南平安南,东北设了奴儿干都司,郑和还下西洋,对内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治理国家也有一套。对官员还是狠,跟朱元璋似的,但百姓那边延续了老爹的政策,这么一搞,“永乐盛世”的名号算是坐实了。
朱棣作为二代皇帝,总让我想到隋炀帝。俩人都是二代,朱棣有“洪武之治”打底,隋炀帝有“开皇之治”,时间短点但也是好底子。两人都挺能折腾,大手笔不断。但区别大了去了:朱棣军事牛啊,五征蒙古都是自己上,其他战事也用人准,基本没输过;隋炀帝就爱瞎指挥,最后败光家底,自己还死了。朱棣还算有底线,不像隋炀帝那么不切实际。不过朱棣死得也巧,在位22年驾崩,留了个快崩盘的国家,幸好后来的仁宗、宣宗会收拾烂摊子,不然这“永乐盛世”的名号可能就得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