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能不能灭了宋朝呢-水浒传中宋江如果不招安 (最后灭绝的动物是什么)
大宋朝的梁山英雄宋江,人称及时雨,皆因时常接济贫苦落难人士,得到江湖人士的认可,名传四海,宋江杀情妇被逼上梁山,天王晁盖三让其位不成,战死祝家庄后,宋江当上了梁山的山大王,手下聚集了108位英雄好汉,...
大宋朝的梁山有个叫宋江的好汉,江湖人称及时雨,为啥?因为他老爱帮穷哥们儿,接济落难的人,江湖上名声贼响。
宋江呢,本来是个小吏,因为杀了阎婆惜被逼上梁山。晁天王三番五次让位都没成,后来打祝家庄时出了意外,晁盖战死了,宋江就成了梁山大当家。手下聚集了108条好汉,个个服他,兵强马壮。那一百单八兄弟,武的能打,文的会算,甚至派人把皇帝墙上写的“梁山宋江”四个字给刮了——那是皇帝记下要剿灭的敌人,意思就是,宋江要是想割皇帝脑袋,也不是做不到的事儿。
当时的宋朝,就靠一个宰相童贯硬撑着,愣是拿梁山那108人没办法,越打越没辙。宋江对朝廷的威胁越来越大,势力也越来越强。宋朝那时候内忧外患,皇帝昏庸,童贯这种奸臣当道,南边有方腊称帝,北边蒙古虎视眈眈,形势紧张得很。要是宋江能趁机南平方腊,北抗蒙古,占了中原,说不定真能干一番大事业。
那问题来了,宋江为啥不自己当皇帝,开个新朝代呢?
首先啊,水浒传这故事,最早不是书,是说书人在市井茶馆里讲的,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你想啊,那时候要是说书人把宋江说成是要推翻皇帝、自己称帝的英雄,别提故事能不能流传了,说书人的脑袋都得搬家。所以宋江不能当皇帝,头一个原因就是——讲这个故事的人不敢让他当。要是宋江真因为造反当了皇帝,还成了人人夸的英雄,当权者能允许这种故事传开吗?水浒传能传几百年,老百姓添油加醋把108个好汉写得有情有义,有始有终,就因为宋江没称帝,就算势力再大,最后还是归顺了朝廷。说白了,讲故事的得顺着统治者的胃口,故事才能活下来。宋江不能当皇帝,是被“说”不能当的。
再说了,宋江要是不当皇帝,不管他手下多能打,军师多聪明,把童贯打得有多惨,只要不动皇帝老儿,他就能活得潇洒,活成英雄。说书人就能捋着胡子坐在桌前,一拍醒木:“话说第七十回,宋江和众兄弟……”不用怕官府盯梢,不用怕砸了饭碗、丢了脑袋。要是宋江真当了皇帝,那下场就跟方腊差不多——方腊的故事有没有?有啊,为啥没传开?因为他称帝了,故事被禁了,老百姓也不敢讲,顶着小声说:“听说,江南有个方腊……”这就是“话说……”和“听说……”的区别,一个能光明正大讲,一个只能偷偷摸摸提。
还有,施耐庵写水浒,本来就是整理民间故事,他生活在封建时代,写人物得符合当时的环境,不然书就成了禁书,自己还得遭殃。所以水浒里的人物,就算再恨,也还是听宋江的。施耐庵特别强调一个“逼”字,他们是“被逼上梁山”,不是天生反骨。像卢俊义是被吴用设计骗上山的,李逵爱杀人,也不是天生的反叛者。这也是为了故事能活,告诉统治者:不把他们逼急了,这些人不会造反。再加上宋江带着,就算反了,也想着回来。说白了,宋江就是为了让统治者能接受,才被塑造成这样的,他当不了皇帝!
其实宋江一直想当官,做人上人,光宗耀祖。你看他做事,总挑对自己有用的人,到处拉关系要人。要不是杀了阎婆惜,他估计就跟普通读书人一样,埋头做学问、当官了。上梁山后,他也没干啥大事,就是给兄弟们洗脑,灌输“替天行道”——这天是谁?是皇上!他要替皇上行使权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宋江跟刘邦似的,都会用人,但他不会说“大丈夫当如此”,朝廷一招安,他立马就示好,为了名声地位,根本不管兄弟们咋想。所以才有李逵喊“哥哥,俺陪你”的悲剧。义、忠、孝这些封建观念,把他们毒害太深了!
古代皇帝可不是随便当的,不能用现代想法看。三国董卓多牛?都能淫乱后宫,但就是不敢称帝;曹操握着天下兵权,也没敢称帝;项羽在没打败刘邦前,也只敢称王……称帝得有众望所归、足够实力、各路支持,这支持就是各地武装力量。水浒小说是夸大了农民起义,就算宋江当时真成气候,也不敢称帝,不然就像袁术一样,成了众矢之的,死得可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