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镇守辽东的大将孙承宗为什么会被崇祯罢官呢 (镇守辽东的大将有哪些)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承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自从与后金,清朝,开战以来,镇守辽东的督师、总督、巡抚有数十位,其中最著名的只有三位,他们堪称是一代良将,分别是...

admin

明朝跟后金(后来的清朝)打起来后,辽东那边换过几十个督师、总督、巡抚,真正出名的就仨: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都是能打的。崇祯上台的时候,熊廷弼早被杀了,袁崇焕也被他凌迟了,就剩孙承宗。可崇祯偏偏把孙承宗罢官了,不用他,这是为啥呢?

孙承宗是保定高阳人,学生时候就老往边关跑,爱跟老兵唠军事,所以对边防门儿清。1604年考科举,中了榜眼,第二名。1620年,他当左庶子,又成了明熹宗的老师,给皇帝讲课。孙承宗学问大,讲得特好,熹宗听完老说“心开”,听得特明白。

镇守辽东的大将孙承宗为什么会被崇祯罢官呢 (镇守辽东的大将有哪些)(图1)

那时候沈阳、辽阳丢了,朝廷里乱成一锅粥,有人就推举懂军事的孙承宗当兵部尚书。但熹宗舍不得他走,没同意。后来先让他当了礼部右侍郎。没多久,广宁之战又打输了,辽东明军哗啦一下全崩了,形势快顶不住了。熹宗这才急了,让老师孙承宗当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后来孙承宗跟王在晋吵了一架,孙承宗自己请缨去辽东当督师,熹宗高兴坏了,让他“原官督山海关、蓟、辽、天津、登、莱这些地方的军务,便宜行事,别管朝廷”,还给了尚方宝剑。孙承宗到了辽东,赶紧整军备,用了袁崇焕、祖大寿这些人,辽东的防务一下子就精神了。 镇守辽东的大将孙承宗为什么会被崇祯罢官呢 (镇守辽东的大将有哪些)(图1)

史书上说,他在辽东四年,修了九个大城、四十五个堡,练了十一万兵,建了十二个车营、五个水营、两个火营,还造了几百万的盔甲器械,扩地四百里,开屯田五千顷,每年能收十五万石粮食。不过,孙承宗跟东林党走得近,魏忠贤就嫉妒他,怕他,最后把他免官回家了。

崇祯上台后,王在晋当兵部尚书,使绊子,孙承宗一直没用上。直到崇祯二年,清军打进关内,袁崇焕也被抓了,崇祯这才想起孙承宗,让他“原官兼兵部尚书”。孙承宗指挥着,明军把关内失地都收回来了,打了“遵永大捷”。后来他又去辽东,主持修大凌河城。

结果城刚修好,皇太极就带清军来围攻。孙承宗赶紧调兵,派吴襄、宋伟去救。可辽东巡抚邱禾嘉跟孙承宗不对付,老改出兵日期,援军打输了,大凌河城没救下来,陷了。消息传到北京,大臣们全弹劾孙承宗,说“筑城错了”,骂他丧师辱国。孙承宗没办法,崇祯四年辞了职。

孙承宗虽然回家了,还是惦记辽东,又写了十六条边防计策想出力。可崇祯根本没当回事,就“知道了”。他在家闲了七年,有人推荐过好几次,崇祯理都不理。为啥不用孙承宗呢?我想,一是他跟东林党关系近,在《东林点将录》里,东林党那时候崇祯已经不信任了;二是崇祯太自负,觉得孙承宗老了,不行了。崇祯十一年,清军打高阳,孙承宗带着全家上城守,结果全家都死了,七十六岁。清朝后来评价他:“攻不足守有余,就他这才能,恢复辽东不容易,但要让他守,绰绰有余”,可崇祯偏偏不用他!


上一篇: 孙承宗是明末最优秀的战略家-为何说大明还有一线生机 (孙承宗是明末还是明末) 下一篇:明朝的民族英雄-孙承宗-家中男丁都战死沙场 (明朝的民族英雄)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