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锦衣卫作为明朝的特务机关-其佩刀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 (锦衣卫作为明朝的官员)

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御林军概念性质的佩刀,绣春刀外形综合了堪合时期日本输入中国的倭刀的特点,到中晚期更偏向于明代本土特殊定制的工部腰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史...

admin

绣春刀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明朝锦衣卫和御林军那种特制的佩刀。它的长相嘛,早期大概是受了当时从日本传过来的倭刀影响,后来到了中晚期,就越做越像咱们明朝工部专门定制的腰刀了。

锦衣卫作为明朝的特务机关-其佩刀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 (锦衣卫作为明朝的官员)(图1)

《明史》里记载过,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张爵,墓志铭里写他“赐四兽麒麟服、銮带绣春刀、银鎁瓢方袋三事”,意思就是皇帝赏了他麒麟服、绣春刀和银鎁瓢方袋这三样东西。后来嘉靖帝巡幸承天,还特意让张爵当“前驱使事”,所有机密事务都交给他办,还给他加了都指挥佥事的俸禄。从出发到回来,皇帝赏的飞鱼蟒衣、钱、马、酒饭,还有当面召见的恩宠,多到数不清。这么看来,飞鱼服配绣春刀,可不是锦衣卫人人都能有的,那是皇帝亲自赏的宝贝。

为啥叫“绣春刀”呢?这名字其实有来头。

南宋有个人叫高定子,写过篇《绣春园记》,里面提到“绣春”这两个字,是从杜甫的诗里化用来的。杜甫有首诗叫《入奏行》,赠给一个叫窦侍御的官员,里面有句“绣衣春当霄汉立”,意思是穿着绣衣的使者像站在云霄里一样威风。宋人就用“绣春”做了园名,到了明朝,明人觉得这名字好,就把锦衣卫、御林军的佩刀叫“绣春刀”,听着就透着跟皇上关系近,寓意挺深的。

不过杜甫的原诗里还有“彩服日向庭闱趋”,是说穿着彩色官服的人每天往宫里跑,跟皇上汇报事儿。这么一联系,“绣春刀”这名字,大概就是暗指锦衣卫替皇上办事,像诗里说的使者一样,站在“霄汉”之下,跟皇上近得很。

锦衣卫作为明朝的特务机关-其佩刀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 (锦衣卫作为明朝的官员)(图1)

从《出警入跸图》就能看出来,那是画明朝皇帝去十三陵拜祖宗的场景,里头侍卫和锦衣卫带的绣春刀,样子其实也不完全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绣春刀这东西,到现在还真没挖出实物来。传说每个锦衣卫的绣春刀都不一样,但比起有实物佐证的飞鱼服,绣春刀连个出土的刀影子都没留下。古画里也只是随便画两刀,没说哪把是绣春刀,所以就显得挺神秘的。其实吧,绣春刀更像是个“概念刀”,象征意义比实际打仗用大多了。能戴这刀的,都是锦衣卫里头的高级货,基本全是皇帝赏的,不是谁都能随便带的。


上一篇: 有明一代-天子亲军的-锦衣卫一直存在到什么时候-号称 (为什么叫有明一代) 下一篇: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后-为何恢复了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权力 (明成祖朱棣登基动画)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