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贼土匪们为何敢抢进京赶考的举子们-宋朝时期 (山贼土匪们为什么被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朝时期山贼土匪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些疑问,那些杀人如麻的山贼土匪们是否会抢劫...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咱们来聊聊宋朝的山贼土匪,顺便看看那些进京赶考的举子们,路上会不会遇上倒霉事呢?
看古装剧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山贼土匪,会不会抢进京赶考的举子啊?
有的人觉得山贼“盗亦有道”,不抢举子。但说实话,这说法可不对。至少在明代之前,举子们可是山贼眼里的“香饽饽”,抢他们就是宋朝出了名的治安难题。
宋朝文化科技商业都挺繁荣,但科举制度和明清不一样,举子们的路费特别少。穷家富路嘛,他们为了路上宽裕点,出发时总得带点丝纱、茶叶啥的,走到哪儿卖到哪儿,攒够赶考的钱。
再加上举子们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身上还揣着钱和货,可不就是山贼眼里的“肥羊”嘛!
而且宋朝那会儿,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得有400多次,很多人上山当土匪,官府都抓不过来。这些山贼胆子贼大,不光在山沟沟里混,还爱往人多的地方钻,举子扎堆儿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热门打卡点”,沿途的黑旅店也不少,举子们真是一路都得提心吊胆。
到了明清,举子们可就安全多了。首先,举人的地位高了不少,有优免特权,说话也管用。进京赶考还有朝廷的车马补贴,路费不发愁,过路费免了,住驿站还能拿“火牌”白吃白住,腰杆都硬了。
这些山贼要想打劫,得找好下手的地方。宋朝汴河沿线防卫松,州县交界处偏僻,都是天然的打劫场所。但明清时期,这些有利条件被收拾得差不多了。
明清的驿路又宽又直,据说能并排走十五匹马,到了清代,南北交通都成了官马大路,再偏远的地方也有好走的路。举子们赶考都走官路,管理也严,十里一递铺,六七十里一站,还有士兵守着。
朝廷把漕运和驿路稳定算官员政绩,年久失修要罚,闹山贼更要命,官员能不上心?所以山贼哪儿敢去抢官路和举子啊?
所以啊,不是山贼不想抢举子,是后来社会进步了,管得严了,他们不敢打这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