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科举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宋朝著名词人柳永简介 (柳永的科举之路)
宋朝著名词人柳永命运坎坷,柳永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件?柳永是怎么死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柳永简介,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
说起柳永,这哥们儿在宋朝词坛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命运嘛,就跟他的词一样,起起落落挺折腾。他这辈子到底经历了啥?最后又是怎么走的?咱今天就来随便聊聊。
柳永,约987年到1053年,北宋婉约派的顶流代表,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后来改名叫永,字耆卿,家里排行老七,所以江湖人称柳七。他考上过进士,当到屯田员外郎,所以也叫柳屯田。这家伙有意思,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意思就是皇帝让他专门写词,还自诩“白衣卿相”——没当官但比官还牛。他的词写城市风光、歌妓生活,还有漂泊路上的事儿,慢词写得尤其多,铺陈刻画、情景交融,语言还特通俗,音律也好。当时流传可广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妥妥的宋词扛把子之一。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他爷爷柳崇在河东(今山西)有点威望,当过沙县县丞;他爸柳宜更牛,在南唐当监察御史,南唐灭了又给北宋当官,雷泽、费县、任城令都干过。柳永就出生在他爸当费县令的时候,大概是984年。后来他爸升官调汴京,柳永跟着去了;再后来又去扬州,那时候他就开始写《劝学文》了,挺早熟啊。
997年,柳宜升到国子博士,让他弟弟带画像回老家崇安看望母亲,柳永跟着叔叔回了乡。在家乡那几年,他逛中峰寺,写了《题中峰寺》;读到《眉峰碧》这首词,喜欢得不行,题在墙上反复琢磨。1001年,他开始尝试写词,作了《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夸家乡武夷山,写得“飘飘凌云”,有点意思了。
1002年,柳永打算进京赶考,从钱塘到杭州,结果被湖山美景和都市繁华迷住了,干脆留下来,天天听歌买笑,过得挺潇洒。1003年,孙何当杭州知州,管得严,柳永写了《望海潮·东南形胜》去拜见他,这词一出,传遍大街小巷,柳永也跟着火了。1004年秋,孙何回京,柳永又写《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回忆跟孙何一起玩乐的日子。
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写了《双声子·晚天萧索》;又去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算是过了段放荡的青年时光。1008年,他进了京师汴京,那时候北宋太平日子久了,都城繁华得不行:元宵皇帝跟百姓一起乐,清明大家去郊外踏青,端午赛龙舟,整个汴城纸醉金迷。柳永用他那支妙笔,把帝国的“承平气象”写得淋漓尽致。

1009年春考,柳永信心满满,觉得“定然魁甲登高第”。结果真宗皇帝下了道旨,说词写得太浮靡的都别想考上,柳永直接落第。他气坏了,写了《鹤冲天·黄金榜上》,吐槽科举太坑,但其实心里还是想当官的。后来又考了几次,1015年第二次落第,跟相好的歌女虫娘也闹掰了,写《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郁闷,又失恋又失意,够惨的。1018年,他哥柳三复考上进士,柳永第三次落榜;1024年第四次落第,彻底怒了,离开京城,跟情人(可能是虫娘)告别,写了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南下靠写词为生,名气越来越大。漂泊久了,身心俱疲,他写《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回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壮岁,离多欢少”。1029年,柳永回汴京,发现繁华依旧,故交却没了多少,物是人非,又伤心的离开了,去了西北。
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在渭南漫游,写了《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后来到成都,田况当益州知州,锦里风流、蚕市繁华,柳永也写了词赠他。离开成都后,他又沿长江向东,过湖南、到鄂州。1034年,仁宗皇帝亲政,开了恩科,以前科举落榜的也能有机会,柳永赶紧从鄂州赶回京城。这年春考,他和哥哥柳三接一起考上进士,授睦州团练推官,都这岁数了才考上,柳永高兴坏了。

二月,柳永从汴京去睦州,路过苏州,当时范仲淹当苏州知州,柳永就去拜见他,还写了词进献。九月,睦州知州吕蔚欣赏他的才华,向朝廷举荐,却因为“未有善状”被拦下了。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当官挺清正,百姓很爱戴他。1039年,他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写了《煮海歌》,把盐工的辛苦写得明明白白,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
那柳永到底怎么死的呢?1043年,他调任泗州判官。这时候柳永当地方官已经九年了,政绩也有,按宋朝该升官了,却一直没动静,他“久困选调”,感叹“游宦成羁旅”。秋天,他写了首《醉蓬莱·渐亭皋叶下》献给皇帝,里面有“太液波翻”之类的话,不合皇帝心意,想申诉也没用。八月,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升迁法,柳永申雪投诉,终于改任著作佐郎,授西京灵台山令。1046年,升著作郎。第二年,他又去苏州,给知州滕宗谅写了首词。1049年,转太常博士;次年改屯田员外郎,后来就退休了,住在润州。1053年,柳永就这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