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趣闻 > 正文

朱元璋为何要对昔日的功臣下手-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几乎屠杀殆尽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善长全家)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杀功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明史,本纪记述太祖朱元璋的共三章,然后我再结合,明史演义,看了有关朱元璋的记载,对朱元璋杀开国功臣,心里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最早跟随朱元璋打天...

admin

很多人说起朱元璋杀功臣,总觉得他是个冷血的暴君,但要是仔细翻翻《明史》和《明史演义》,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最早跟着朱元璋混的那批兄弟,像徐达、汤和、邓愈、李善长,还有他外甥李文忠,都是实打实帮他打下江山的。这些人里头,李善长管内政,后勤一把手,跟刘邦的萧何似的;其他几个都是能征惯战的主,战场上独当一面。

朱元璋登基后,洪武三年觉得这些老兄弟不能亏待,一口气封了34个公爵侯爵。李善长是韩国公,徐达魏国公,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早死了,他儿子继承的郑国公,汤和他们二十八个都是侯。

朱元璋为何要对昔日的功臣下手-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几乎屠杀殆尽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善长全家)(图1)

常遇春运气不好,洪武二年就没了,爵位他儿子接着。汤和后来南征北战立了功,洪武十一年从侯升到信国公。

邓愈洪武十年走了,十七年李文忠也病死了,同年傅友德因为平云南有功,从颍川侯升到颖国公。十八年,徐达也没了。

这么一看,最早封的六个公爵,到朱元璋开始杀功臣前,已经走了四个——常遇春、邓愈、李文忠、徐达。剩下活得久的,像李善长、冯胜、傅友德,就没那么好运了。汤和算是运气好的,善终了。

他们为啥没善终?跟两件事脱不了干系,也正好戳中了朱元璋心里那点阴暗的小心思。

第一件事就是胡惟庸谋反案。

胡惟庸洪武十二年当上了左丞相,汪广洋是右丞相。俩人不是一个山头的,老对着干,胡惟庸更会玩手段,十二月底抓住汪广洋的错处,把他贬到广南,没过多久就赐死了。

胡惟庸这下可算尝到权力的甜头,大权独揽,飘得不行,胆子越来越大,慢慢就有了谋反的意思。朱元璋呢,就在后头冷眼看着,等他真要动皇位的时候,朱元璋才动手,一锅端,杀了个痛快。

朱元璋为何要对昔日的功臣下手-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几乎屠杀殆尽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善长全家)(图1)

最倒霉的是李善长,本来在家养老呢,洪武二十三年被胡惟庸案牵连上。那年他都77了,全家七十多口被杀,就一个儿子因为是驸马逃过一劫。朱元璋这手段,是真狠。

其他侯爷更惨,跟着胡惟庸一块儿去了。什么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一大串,全被砍了。朱元璋还列了他们的罪状,编成《奸党录》,昭告天下,杀鸡儆猴。

朱元璋为何要对昔日的功臣下手-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几乎屠杀殆尽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善长全家)(图1)

朱元璋为啥这次杀这么狠?得看他啥经历。

朱元璋是乱世里杀出来的皇帝,见过元朝轰然倒塌,见过各路起义军互相掐架。他自己坐上皇位后就越想越明白:什么仁义忠孝,都是虚的,手里有真本事才能保住荣华富贵。所以啊,他觉得得把所有有权、将来可能有权的都弄死,皇位才稳当。

说到底,朱元璋就是太想抓权了,皇权和相权互相牵制,他看着就别扭。这一通清理下来,他干脆罢中书省,废丞相,改六部,把大都督府分成五个,总算把权力攥自己手里了。

连他外甥李文忠也没逃过,权力被削得厉害。当时大都督府是他管,后来他总觉得舅舅不信任他,心里憋屈,死也跟这有关系。

洪武二十五年,又出了件让朱元璋彻底乱套的事——他一手养大的太子朱标没了。才过俩月,他义子沐英也在云南死了。俩人感情好得很,都说沐英是太伤心加上病死的。一年之内,亲儿子、义子都没了,都是他最看重的,朱元璋这心里,得多难受啊。

朱元璋为何要对昔日的功臣下手-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几乎屠杀殆尽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善长全家)(图1)

太子一死,朱元璋全盘计划都乱了,愁得不行。九月份,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皇太孙。这孩子跟他爹一样,仁善,朱元璋怕他镇不住那些手握重权的功臣,决定给孙子扫清障碍。

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被揭发谋反,这下朱元璋可算找到由头了,让锦衣卫去抓,从蓝玉开始,一个没跑,朱元璋亲自审,不管真假,全按谋反办。这一下杀了万五千人,当年一起打天下的老将,几乎全被端了。

傅友德更没眼色,洪武二十七年,居然敢要怀远的一千亩地,别人都躲着,他偏偏往枪口上撞,被赐死了。定远侯王弼,在家抱怨两句说朱元璋杀人太多,怕自己活不成,结果也被赐死。

朱元璋为何要对昔日的功臣下手-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几乎屠杀殆尽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善长全家)(图1)

冯胜也太高调了,在家门口修了个稻场,地下埋了坛子,上面铺板当走廊,让马走上去有响声,说是怀念当将军的日子。结果仇家告密说稻场底下藏了兵器,要谋反。朱元璋本来对臣子谋反就特别敏感,把冯胜叫来喝酒,还拍胸脯说信他,冯喝多了回家,当晚七孔流血暴毙。

开国功臣里,就属汤和命运最好,但他过得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洪武二十三年,汤和进宫跟朱元璋聊天,朱元璋问他家乡有啥新鲜事。汤和怕说不对被说对皇上不忠,就说李善长老家盖房子时跟借过三百个卫兵,他没借。朱元璋夸他忠诚,汤和听了不但不高兴,心里更沉了——因为李善长弟弟已经被牵进胡党案了,汤和这哪是忠诚,分明是落井下石。

那会儿李善长弟弟已经被抓了,李善长也自身难保。汤和为了撇清自己,居然告发了老友,这事做得真不地道,他自己心里也难受。晚年汤和精神压力大,中风说不出话了。朱元璋知道后,亲自去看他,派人送他回凤阳养病,好点后又叫儿子接回京城,设宴招待,各种安抚。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汤和死了,七十岁,追封东瓯王。开国功臣里,他是少数善终的。

朱元璋为何要对昔日的功臣下手-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几乎屠杀殆尽 (朱元璋为何要杀李善长全家)(图1)

算下来,开国功臣里只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六个保住全名,死后封王。但徐达他们四个都死在胡蓝案之前,沐英在云南镇守,没掺和朝里的事,才善终。朱元璋杀光了功臣,总算能闭眼了,可他万万没想到,堡垒都是从里面攻破的。他那帮儿子个个不省心,跟孙子朱允炆抢天下,朱允炆跟朱棣打起来,居然没得用将。九泉之下的朱元璋,要是知道这事儿,该咋想呢?


上一篇: 朱棣的权力有多大-朱元璋生前为何没有解决这个威胁 (朱棣的权力有哪些) 下一篇: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朱棣为何不敢造朱元璋的反 (李世民敢造李渊吗)
  • 历史趣闻
  • 收藏
返回顶部